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主要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子肿瘤,骨骼遍布全身的各个部位。而转移性骨肿瘤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淋巴或血液两种途径,全身各处任何器官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不同部位的骨骼发生转移性骨肿瘤的几率不同,不同部位的骨肿瘤发生转移的途径也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讲将转移性骨肿瘤的分类。
1、骨盆:骨盆转移瘤的病灶常早发于髂骨翼及髋臼附近,溶骨型的转移灶开始呈局限性骨质疏松,很快发展为虫蛀状斑片状、穿凿状溶骨破坏乃至大片骨质缺损,病灶边界不明显则可累及耻骨很少有骨膜反应,偶见肥皂泡状溶骨性破坏。成骨型则表现为斑点状或棉球状密度增高阴影,成骨性转移病灶一般在髋臼底部显示骨质增厚改变,向耻骨和髂骨蔓延呈斑点状块状密度增高阴影,也可累及骶尾椎,边缘可有新骨形成。
2、颅骨:溶骨性转移病灶常呈多发性穿凿样或鼠咬状骨质破坏,也可为局限性片状骨质破坏,在颅底可有鞍痛,鞍底甚至蝶骨骨质破坏颅骨转移瘤多为溶骨型,可表现为单个或分散的多个界限清楚的溶骨破坏区或大的界限不清的骨缺损,病灶常同时累及内外板可侵及皮下组织。
3、肋骨:多为溶骨性,对放射线敏感的转移性骨肿瘤在放射治疗后,常常可见骨质增生修复的成骨性反应。
4、脊柱:溶骨性转移病灶常可引起椎体不同程度的破坏椎体常呈楔形或扁平改变,相邻的椎间隙一般保持完整附件的转移病灶也常见到,成骨性转移病灶使椎体呈斑点状或块状密度增高或象牙质状改变;脊柱转移瘤早期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溶骨型转移病灶,早期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体的骨质疏松,还会表现为连续或跳跃几个椎体或普遍性的疏松常在合并病理性骨折后被诊断。椎体压缩变扁或成楔状,可累及到附件,椎旁有阴影,椎间隙正常。成骨型转移灶的椎体呈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像少数为象牙样改变。你可能感兴趣:转移性骨癌患者的护理都有哪些?
以上就是不同部位的骨转移,转移的形式不同,呈现的形态也不同,通过以上的介绍,也让大家对骨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辨别骨肿瘤,能及时的发现骨肿瘤,并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小细胞肺癌 ,当时到医院看心脏病,CT意外拍到肺部发现一处阴影,进而发现了肺癌。目前依托泊苷+顺铂化疗一次,
我要咨询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患者, 胃贲门癌 ,近日在家人陪同下,到我院复诊。目前血红蛋白108,较前明显改善,饭量也逐步正常了起来,说话声音洪
我要咨询患者, 结肠癌 ,去年2024年11月份开始吃中药,整体状态不错,之前怕冷,也没事了,但是从5月份开始休息了一段时间的中药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