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logo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医保定点

转移性骨肿瘤的分类

作者 : 发布于 : 2022-09-23 11:29 点击数 :

  转移性骨肿瘤主要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子肿瘤,骨骼遍布全身的各个部位。而转移性骨肿瘤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淋巴或血液两种途径,全身各处任何器官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不同部位的骨骼发生转移性骨肿瘤的几率不同,不同部位的骨肿瘤发生转移的途径也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讲将转移性骨肿瘤的分类。

  1、骨盆:骨盆转移瘤的病灶常早发于髂骨翼及髋臼附近,溶骨型的转移灶开始呈局限性骨质疏松,很快发展为虫蛀状斑片状、穿凿状溶骨破坏乃至大片骨质缺损,病灶边界不明显则可累及耻骨很少有骨膜反应,偶见肥皂泡状溶骨性破坏。成骨型则表现为斑点状或棉球状密度增高阴影,成骨性转移病灶一般在髋臼底部显示骨质增厚改变,向耻骨和髂骨蔓延呈斑点状块状密度增高阴影,也可累及骶尾椎,边缘可有新骨形成。

  2、颅骨:溶骨性转移病灶常呈多发性穿凿样或鼠咬状骨质破坏,也可为局限性片状骨质破坏,在颅底可有鞍痛,鞍底甚至蝶骨骨质破坏颅骨转移瘤多为溶骨型,可表现为单个或分散的多个界限清楚的溶骨破坏区或大的界限不清的骨缺损,病灶常同时累及内外板可侵及皮下组织。

  3、肋骨:多为溶骨性,对放射线敏感的转移性骨肿瘤在放射治疗后,常常可见骨质增生修复的成骨性反应。

  4、脊柱:溶骨性转移病灶常可引起椎体不同程度的破坏椎体常呈楔形或扁平改变,相邻的椎间隙一般保持完整附件的转移病灶也常见到,成骨性转移病灶使椎体呈斑点状或块状密度增高或象牙质状改变;脊柱转移瘤早期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溶骨型转移病灶,早期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体的骨质疏松,还会表现为连续或跳跃几个椎体或普遍性的疏松常在合并病理性骨折后被诊断。椎体压缩变扁或成楔状,可累及到附件,椎旁有阴影,椎间隙正常。成骨型转移灶的椎体呈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像少数为象牙样改变。你可能感兴趣:转移性骨癌患者的护理都有哪些?

  以上就是不同部位的骨转移,转移的形式不同,呈现的形态也不同,通过以上的介绍,也让大家对骨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辨别骨肿瘤,能及时的发现骨肿瘤,并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

【请您一定看一下】或许在坎坷的求医路上,您已经走了太多弯路,心灰意冷,但我们相信,任何人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求,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残忍。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鼓励着患病的子女,看到孝顺的子女陪伴着患病的老人,看到相濡以沫的夫妻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我们都会由衷感慨,还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呢?请抓住每一线希望,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抗癌救助热线:0371-63962677或0371-86172577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经验分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河南博物院对面) 咨询电话:0371—63962677  / 0371—86172577 微信:xifusos        备案号:豫ICP备1401511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