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她是一位贲门癌患者,自2017年3月29日起,已在希福医院服用中药治疗两年多时间,病情一直较稳定,可近期突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在近日,焦急地赶到了希福医院。
老太太是由儿媳陪伴陪同复诊,可在问诊期间却发现,老太太从头到尾都未曾说过一句话,一直默默无语。当袁希福老中医问到:“近期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老人家也是缓慢地点点头,没有再多言语。在一旁的儿媳,也是比较焦急地说:“之前一直情况挺好,就觉得已经没事了,正常人一样了。可近期突然吃饭有些不顺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袁希福老中医听到家属如此询问,便仔细查看了患者的病历。发现开具药方并没有太大问题,可老人却从4月份开始有减药的情况发生,原本是一天一付,现在是三天一付,7月份开的15付药,吃到9月份还余下3付。这不免让他有些奇怪,便追问家属怎么回事。
从儿媳口中得知,原来老人一直自己在家居住,可近期老伴摔了一跤卧床休养,她便在家照顾老伴。且因为儿女都在外地,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慢慢日积月累,就生起了闷气,觉得孩子们不孝顺,不管他们,天天唉声叹气,也不愿意好好吃药。
得知情况始末后,袁希福老中医有些感慨,劝慰老人:“要看开些,要乐观一点,中药要坚持吃,不要过于消极。”
其实,老人家这样的案例在希福医院十分常见。从医数十载,见过无数肿瘤患者茫然无助面孔,一次次含血带泪倾诉的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癌症患者的需要,要比其他疾病患者的情况复杂多变。任何人面对这种随时可能生离死别的疾病,恐怕都难以保持心里的安宁。而且癌症有时不仅影响患者,还严重地影响着家人。患者精神上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困扰、焦虑、恐惧、沮丧和无助感。身体上要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体痛楚。同时亦因病而失去工作能力和收入,也为整个家庭带来一连串的问题。
面对彷徨无助的癌症患者们,袁希福老中医感叹:患者需要精神层面的满足;知道自己生命是有其目的和意义;被爱和施予爱;去原谅别人和得到别人的谅解;有希望,虽不是病可医好的希望,起码是在身体上的舒适,得到别人关心的希望;拥有信仰或是人生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让患者有信心,有力量去挑战病魔。
如何与晚期癌症患者沟通?
那么,如何调节心理成为了目前的难题,根据袁希福老中医的经验,下面总结了三方面的建议。
其一,肿瘤患者要学会自己自修,要多与人聊天、沟通、交流,把心中的苦闷说出来,减轻思想负担。这中间的问题就在于,常人在安慰癌症患者时,可以说的头头是道,“让别人放宽心,这都不是事”。可这样说对患者而言,效果有时不会太好。患者会觉得“你和我不一样,你当然可以这么说”。故,家属不妨试试让肿瘤患者参加社会上的抗癌互助会、癌症病友会等公益机构,与病友交流、倾诉,往往效果不错,有助于排解情绪。
其二,环境也与心理有关,曾有一位患者来诊,她说“在肿瘤医院,看到男男女女齐刷刷的光头,心理异常的压抑,都不想治了。”针对这块,袁希福老中医曾提出“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场所是家庭,而非医院。”指出患者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家中的环境、摆设皆是患者熟悉的,起居饮食亦远较医院惬意。而家人亦不用奔波于往返住所和医院之间。况且,患者留在家中较容易重获家人亲暱的接触和感受亲切关怀,这对患者或家人的情感支持皆是重要的。
其三,鼓励患者自己照顾自己。患者应该被允许自己料理一些事情,家属应该鼓励患者坚强的表现。比如称赞患者:“你能自己干,真了不起”,或者说:“家庭活动你也能参加了,真好!”等等。患者的身体看上去较好时,要及时告诉他,让他知道你也为他高兴。如:“你今天脸色好多了”等。当患者自己能感受到生活乐趣的时候,往往心情也会调整。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胃肠间质瘤 ,2023年4月份在平煤神马集团中医院手术,手术一年后 2024年3月复查发现腹腔有M, 之后开始服用 靶向药
我要咨询肖师傅, 肝癌, 2020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检査确诊,8月1日手术。在2年后2022年1月份复查发现左肝转移。二次手术后,开始
我要咨询宋老师, 食管癌 ,2019年4月吃饭哽咽、反流,于是到医院检查确诊了 鳞癌 。去过辽宁省肿瘤医院,省医大附属医院,都说没
我要咨询余祥胜老师, 恶性脑瘤 ,2007年在广州务工期间确诊,得知病情后返回湖北, 在武汉同济医院动了手术,结果5月份手术,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