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2020年4月22日,满面红光的高有光(化名)老师来到希福医院的会诊大厅,他告诉袁希福老中医:“自己已经吃了283付药了,一年了,基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还特别能吃饭,每天中午吃一大碗面条,晚上一大碗稀饭和一个馒头。”
随行家属还补充到:“我们一开始就没做手术、化疗,家里有个亲戚手术不太成功,刚做完不到一个月就出事了,得了病也就没考虑过手术或者化疗。找到咱们希福医院后,发现同村有两个食道癌的老人也在这里看,就放心过来了,现在坚持吃药那么久,也没什么症状,确实挺好。”
由于高老师对病情了解不多,袁希福老中医也没有与患者继续详聊,但是在事后,袁希福老中医直言:“像这样继续坚持用药的,多了不敢说,两三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能吃饭,胃气充盛。”
胃气充盛,病情就能长期稳定?
听完袁希福老中医的话,不免让人有些好奇,为什么如此笃定,胃气充盛,病情就能长期稳定呢?
《黄帝内经》中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脾胃消化是人体能量和动力的源泉。中医讲“有胃气则生”,即有胃气才有生气,才可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米、面、粥、鸡、鸭、鱼、肉补充的是营养,而营养则需要脾胃吸收。假若患者饮食极差,大小便不通,吃再多营养也难以吸收,那么抗癌自然无从谈起。
故而袁希福老中医曾不止一次强调:“脾胃之气是衡量癌症患者病情的关键。癌症患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个“死”并非常规认知中的死亡,而是指病重)”。在袁希福老中医看来,若患者胃气尚存,且求生意志坚定,积极治疗,往往就代表还没有走到生命尽头,仍有挽救的机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扶正后,调理脾胃增强食欲,疏通患者大小便,治理好便秘、腹泻等。这样患者能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量,胃气逐步充盛起来,那么精神、气色、体力也会改善。当一位老人,满面红光,精神抖擞,哪怕有疾病在身,恐怕也不可能短期内出什么大问题,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袁希福老中医在了解高老师如今的饮食情况,精神状态后,能如此笃信只要坚持用药,老先生病情能够长期稳定的原因。
许多人拿到检查单,看到肿块大,不能手术,就认为病情非常重,没有办法了。其实不然,中医对病情轻重的判断与西医不太一样,胃气就是这其中代表性的一种,假若胃气尚存,往往也是有挽救机会的。
在此,也希望望广大患者不要在最后关头,已经不能进食了,才想起中医治癌。看病要趁早,早一步用上中药,也会为实现肿瘤康复增添一份助力。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右肺癌双肺转移 ,2024年11月16日因感冒、咳嗽至市人民医院检查CT提示双肺结节,在对症消炎治疗后。2024年11月29日复查
我要咨询春节临近,大家总是会被饮食禁忌问题所困扰,要么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要么无所顾忌,大吃大喝。实际上,这些认知
我要咨询2024年1月20日,周一,坐诊日 ,一到医院就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们如潮水般汇聚于此 。为了能挂上号,许多病友在前一晚
我要咨询患者2024年1月份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确诊 胃癌,肝内多发转移 。随后转到西京医院开始化疗,到6月份复查 肝转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4】郑第 03-07-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