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袁希福院长一直提倡“带瘤生存”,每位癌症患者也都期望与癌和平共处10年,20年......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实现呢?哪些患者才符合“带瘤生存”的标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
实例分析:
一次袁希福院长在坐诊时,诊室里进来了一男一女,男的中等个头,面色灰暗,一脸病容;女的身材消瘦,面容疲惫,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一进门后,男的就急不可待地介绍说:
“我来自辽宁,患晚期肾癌,有肺转移。做过手术,可后来复发了。医生给我说“不到半年人恐怕就没了”,我实在不甘心就这样了...... 就想着再努力一把。”
袁希福院长认真听完了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又看了他随身携带的检查资料,患者的病情之重,给袁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治疗前景十分暗淡。
但这名患者与常人不同的是:性格开朗、豁达,虽已病入膏肓,但仍神情坦然,谈笑风生,毫无垂死病人常见的畏惧之象。
再看舌象、脉象(一般来讲,有舌苔则有胃气;脉象依据《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袁希福院长发现此人病情虽属晚期,但后天脾胃之气尚存,而且信念坚定。因此,他断定,眼前这位病人还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还有挽救的余地。于是袁院长单刀直入,说出了他对病情的看法,并叮嘱患者:“你是有机会带瘤生存的!”
事实上,奇迹真的发生了。往后3年间,患者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每次复查虽然都能看到肿块,可是把这些年做过的检查单放在一起,就发现肿块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大变化。而且与他同病区的二十余位病友,到最后活着的只剩下两个人,这其中就包括他。
袁希福院长提倡的这种“带瘤生存”理念,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2011年7月22日到希福医院就诊的车平安老师,已经10年了;2000年便到希福医院求诊的高清莲,如今已经实现带瘤生存21年之久。还有2020年11月17日袁希福院长到巩义市探望的白淑采老人,肝癌晚期,如今也已带瘤生存21年了.....
袁希福院长经常强调:“晚期癌症确实难治,在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没有确切可行的办法。但是若晚期患者还具备两个条件,那便还有延长生命、甚至战胜癌症的希望。”“其一便是脾胃之气尚存;其二是精神不垮。”而他一直提倡的“带瘤生存”实现与否的标准,也在于此。
那么,为什么胃气充盛、精神不垮,病情就能长期稳定呢?
《黄帝内经》中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则水谷受纳不足 。”脾胃消化是人体能量和动力的源泉,有胃气才可以让身体吸收米、面、肉、菜补充的营养,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才会有生气。
试想一下,若是患者饮食极差,大小便不通,吃再多食物恐怕也难以吸收,那么抗癌自然无从谈起。故而,袁希福院长一直强调:“脾胃之气是衡量癌症患者病情的关键。”
再说精神不垮。科学实验表明:精神因素与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的潜力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而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中介分泌皮质激素与脑啡呔类物质,可以使免疫力大大提高。在希福医院也有很多依靠坚强意志,最后战胜癌魔的案例。
“带瘤生存”追求的是一种动态阴阳平衡的状态。要具备身体基础(胃气尚存)、精神基础(精神不垮)后,才能积极参与治疗,通过扶正元气,恢复机体阴阳、气血以及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间的对抗平衡,从而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所以,广大患者朋友不要一拿到检查单,看到肿块大,不能手术,就认为无药可救,没有办法了。胃气尚存、精神不垮往往还是有挽救机会的。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差,元气亏虚,被确诊后通常无法手术、放化疗,束手无策的医生往往会让病人回家,并告知家
我要咨询当高龄成为治疗的壁垒,西医无奈宣告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时,那些被岁月与病痛双重围困的老人, 年纪这么大,西医都说没
我要咨询当西医的治疗方案宣告失败,明确表示没有办法,甚至让准备后事之时,那些被逼至悬崖边的患者,此刻寻求中医药治疗,还
我要咨询当患者因严重副作用而无法耐受化疗时, 当尝试化疗效果不理想,身体越来越差时 ,治疗的路径便显得格外迷茫。此时 纯中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