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陈女士的父亲去年患食管癌去世,陈女士自此总感觉自己吃东西时有不适感,思想压力大,以致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尽管医生检查后再三申明,指标一切正常,只是有点慢性炎症,但她仍然摆脱不了患癌的恐惧。
父辈患癌,子女恐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昨日袁希福院长坐诊时,家属陪同患肺癌的母亲看病,子女就专门问了这个问题,“我妈两个姐姐都是肺癌,这病是不是会遗传呀?”
目前没有定论!针对这个问题,袁希福院长直言:“没有直接证据,但癌症遗传的可能性应该不高,拿胃癌来讲,多数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同一家族内习惯相近,致使父母子女一同患上胃癌,也就造成了胃癌遗传的假象。此外,还有肺癌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被动吸烟,空气污染,或家庭从事同一工种接触到某些有害气体等。”
恐惧心理比“癌症遗传”可怕
许多癌症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基因特征,但发病时确实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即家族多名成员患同样的癌症。胃癌、肠癌、乳腺癌、肺癌、肝癌都有类似“癌症家族”的报道,
就此现象,袁希福院长指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形成与内外多种因素相关,免疫力、饮食、病毒侵袭、环境等等都可以成为癌症产生的诱因。
意思是说:致癌因素繁多,即便有遗传基因作祟,也很难因为这一条因素诱发成癌症。就好像衣服质量不同,现在破了,和布料有关,但也和自身磨损有关。又如吸烟是公认的高危致癌因素,但仍有许多烟民终其一生没有患癌。所以,即使家族中有癌症患者,也不必整日恐慌不安。如果能从其它因素,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注意锻炼,保持乐观心情也是可以做到防癌抗癌的。
当然,如果我们发现家族中有多人罹患同一种癌症时,还是要提高警惕,可能是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增加了患癌风险。此时,家族内亲属一定要做好肿瘤筛查,及时排查出致癌因素,督促其他人预防,以降低患癌风险。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胃贲门癌 ,2024年12月因进食不畅发现异常,在肿瘤医院确诊,后到北京手术+化疗。然而4个月后2025年4月复查发现,
我要咨询我是不是过度治疗了呀,院长 ?来自青海的刘女士在诊室里迷茫的问道。 2016年,刘女士在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了卵巢癌
我要咨询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这些年我每天最少5公里,是从不间断的 !诊室里,宋师傅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眼前这位面色
我要咨询患者, 子宫肉瘤 ,2023年12月确诊,随后手术并配合化疗6期,复查肺部结节增大,考虑转移,晚期。当地医院建议免疫、靶向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