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院长,我复查几次都稳定,中药也吃半年了,你看我是不是可以停一下?。” 话刚出口,可是还未等到袁希福院长回答,旁边的家人就制止了她,“怎么能停?你要是能一直吃,是好事,我们怎么都要你吃上药!”
病情稳定,还应重视巩固
《医原》说:“药未有不偏者也。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医讲,人的偏性,就是身患疾病的状态,一般原因分为“正气亏虚,毒邪入侵”。所谓中药的偏性,也就是其功能,对应扶正与攻邪。
我们讲中药讲究“量变产生质变”,药物的偏性要随着疾病的偏性而变化,要能使药性与病情“中和”,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癌症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病,纠缠日久,或许短时病情后有一定改善,但是治疗还需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改善。
一般来讲,我们是建议肿瘤患者在前5年,都要保持较高频率的用药,等到5年后,再每年春秋、秋末调理一到两个月。
因为癌症的复发转移大部分发生在综合治疗后的前5年,特别是第2-3年复发转移率占比达到80%,而5年以后复发转移的患者占比就很低,仅10%左右,所以在临床上常说肿瘤患者有个5年大关,闯过后,基本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但是如果一上来就和病人说“5年”,许多患者容易打退堂鼓。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逐步减量,根据复发的风险划分为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3个阶段巩固。
比如:第一年复发风险高,提倡每日一付连续不断用药;第二年减量两日一付,第三年以后开始每三日一付,五年后春秋巩固。这算是较为理想的用药方略。
中药治癌,贵在坚持
癌症并非一般疾病,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与癌症战斗是一场持久战,需日积月累不断努力。而且在目前来看,早期吃中药者占比较少,多数都是先手术、放疗、化疗后,才想到还有中医。但是这些治疗手段,在消瘤的同时亦损伤免疫功能,为日后复发埋下隐患。
袁希福院长提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通过调整人体元气,增强自主抗癌力,来预防复发转移,这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也是从新审视肿瘤治疗的不足进行的补充,毕竟未雨绸缪肯定好过亡羊补牢。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差,元气亏虚,被确诊后通常无法手术、放化疗,束手无策的医生往往会让病人回家,并告知家
我要咨询当高龄成为治疗的壁垒,西医无奈宣告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时,那些被岁月与病痛双重围困的老人, 年纪这么大,西医都说没
我要咨询当西医的治疗方案宣告失败,明确表示没有办法,甚至让准备后事之时,那些被逼至悬崖边的患者,此刻寻求中医药治疗,还
我要咨询当患者因严重副作用而无法耐受化疗时, 当尝试化疗效果不理想,身体越来越差时 ,治疗的路径便显得格外迷茫。此时 纯中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