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院长,你帮我看看情况如何?”周师傅,刚做的CT,检查单一出来他就马不停蹄地跑了过来,“别人看的不放心,我就想让院长瞧瞧。”
周师傅对袁希福院长充满了信任。他是结肠腺癌,是在8年前查出来的,手术+7次化疗后在4年前复发,肺上查出了转移病灶,按他自己的话说,“拿到检查单,心情特别沉重。”于是,不放心再次化疗的他,在奥沙利铂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的同时,开始配合中药治疗。
说来周师傅也是个谨慎的人,他取药前做了一次CT,取药后等两个月又做了个CT,不为别的,就是要看看中药行不行。可没想到双肺上叶小结节较前变小,密度变浅。继续吃,再复查,情况更好了。于是,周师傅也与袁院长建立了信任,他总说:“ 如果早点知道咱们这里就好了,我就早过来了!要是手术后就来了,我怎么会转移?”
转移是癌症的特性
早做预防,才能有备无患
周师傅说“来这里太晚了”,这一点首先要声明下,即便是早早吃上中药,能否避免肺部转移,这也是未知数。即便有病人的肯定,我们也不敢说,真的从头再来,会有如今的效果。毕竟疗效,不单单在治疗上,还和患者自身有关。
再者,转移是癌症的特性,研究发现:癌细胞在肿瘤早期甚至潜伏期时就可以在体内转移、扩散,能沿着血液、淋巴管跑到其它组织和器官。在肿块仅0.5cm时往往就已经发生转移。
这一特性被许多人误解,甚至大家普遍还以为晚期才发生转移,其实并不是。
袁希福院长早些年总结出“既病防散”的观点。其实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指出癌症是个慢性病。病情如同打仗,我们身体的防线在肿瘤的进攻下,是节节败退的。现在要做的不是扭转局面,因为那样很难,需要顺应规律,先抵抗住敌人的进攻,不至于全线溃败,被一锅端,让肿瘤发展速度慢下来,然后再稳住不发展,才能扭转局面,这是一个基本的治疗过程。
其二,要把“治未病”的理念贯穿始终。因为攻毒法都有一定副作用,会损伤身体,有时肿块小了,病情反而重了,原因就在此。既然可以预见这种规律,那就应该早做预防,扶正与攻毒相互穿插进行,从而维持免疫功能与肿瘤细胞二者间的动态平衡,尽力把身体状态维持住,力求长期带瘤生存。
在门诊中,袁希福接诊的许多晚期病人,都是因为一些错误认知,耽误了病情,走了弯路。周师傅虽然对肿瘤治疗一知半解,但是他却在无形中走入了一条相对合理、安全的道路,他虽是出于对化疗的担忧选择中医药,但反而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使得中西医取长补短发挥出了1+1>2的效果。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胃贲门癌 ,2024年12月因进食不畅发现异常,在肿瘤医院确诊,后到北京手术+化疗。然而4个月后2025年4月复查发现,
我要咨询我是不是过度治疗了呀,院长 ?来自青海的刘女士在诊室里迷茫的问道。 2016年,刘女士在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了卵巢癌
我要咨询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这些年我每天最少5公里,是从不间断的 !诊室里,宋师傅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眼前这位面色
我要咨询患者, 子宫肉瘤 ,2023年12月确诊,随后手术并配合化疗6期,复查肺部结节增大,考虑转移,晚期。当地医院建议免疫、靶向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