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袁希福院长提到“但凡我治疗过效果好的病人,都是主动抗癌,乐观的病人”。癌症是一种身心性疾病,不少患者现在也都知道,想要身体好,每天都要保持好的心态,可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望“ 癌 ”生惧,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这份恐惧究竟该如何克服呢?
1、直面恐惧,“家庭式抗癌”
癌症影响的是一个家庭,一个患癌,全家人的正常生活都会被打乱。家属也会迷茫无助、恐慌绝望,甚至病急乱投医、盲目问药,这些情绪很难隐藏,反过来又影响患者,施加无形的压力和负担。
我们发现:乐观的病人,往往家庭氛围浓厚;或孝子贤孙,又或家里有个主力骨,统筹一切事务。袁希福院长认为:“医院只是肿瘤治疗的场所之一,家庭才是康复的最佳场所。”
所以,改善情绪首先要家属先振作起来,用“自家人”的身份,为癌症加油、鼓劲,打消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由消极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
2、群体抗癌,抱团取暖
袁希福院长大力倡导“群体抗癌”,因为尽管我们总对癌友说:“癌症≠绝症”,“肿瘤是慢性病”,带瘤生存、合理适度治疗可以有限延长生命。但多数病人还是听不进去。这就需要通过“病友的实例”现身说法,去证明,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
美国研究院曾对 4000 名男女进行为期 12年的调查,把他们分为“社会活动活跃”和“与社群疏离”两组。结果发现:“社群疏离”组男性患癌死亡人数,较“社会活动活跃”组高 2~3倍;女性则高 1.5~2 倍 。
而在国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近3万名参与抗癌非正规团体活动的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抗癌群体不仅可以更正癌症病人的观念,对抗癌重拾信心。还会提供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这种同伴互助的感觉,就如同部队战友情一样,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影响癌友的后续治疗。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差,元气亏虚,被确诊后通常无法手术、放化疗,束手无策的医生往往会让病人回家,并告知家
我要咨询当高龄成为治疗的壁垒,西医无奈宣告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时,那些被岁月与病痛双重围困的老人, 年纪这么大,西医都说没
我要咨询当西医的治疗方案宣告失败,明确表示没有办法,甚至让准备后事之时,那些被逼至悬崖边的患者,此刻寻求中医药治疗,还
我要咨询当患者因严重副作用而无法耐受化疗时, 当尝试化疗效果不理想,身体越来越差时 ,治疗的路径便显得格外迷茫。此时 纯中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