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家属:“院长,我们复查时有一项指标,数值有些高,要不我们去化疗看看?”袁院长:“病人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没?”“没有,感觉挺好。”
家属所说的这项指标,在就诊前一直高于正常值,前后多轮复查对比,波动不大。但还是有些担心,这次便问了问院长意见。院长交待:如果真想化疗,试试也可以。不过千万不要把身体打垮。
其实,各种肿瘤虽然有各自的“特性”,但“元气亏虚”确是肿瘤的“共性”所在,正是由于元气亏虚使得肿瘤细胞死灰复燃,重新肆虐。 指标或许短时间下降了,但是身体如果垮了,病灶还会卷土重来,可能过几个月,指标会再次上升,到时肿块没小,身体也没了。
因此,指标要关注,但有时也不能让指标牵着鼻子走。就好像有的病人,前两次化疗效果不错,可是指标还是有点高,再打打吧,除除根,这一打下去身体垮了。以前就有一名老病人愣是在ICU住了20多天才缓过来。
指标要关注,但不能被指标牵着走
肿瘤疗效评定标准一直是以肿瘤大小,指标高低来衡量的。这一标准自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以来开始延用至今。其本质上是追求“无瘤生存”。但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消瘤,病灶消失,这是不切实际的,甚至还会导致“过度治疗”等反效果。
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罗京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他是淋巴瘤,2009年5月份化疗后还宣布肿瘤缩小,指标正常,可6月份继续化疗后,人就离世了。报纸上说的是肿瘤已消失,死于化疗后导致的器官衰竭。按照肿瘤评估标准,治疗合规合理,甚至是成功的,但是病人呢?没了,这肯定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在临床上,我们也能观察到许多中晚期病人肿块小≠活得长,指标正常也不代表人没事。而通过对生存质量的照顾,不少放弃消瘤的病人反而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这种案例客观存在,值得深思借鉴。其实际意义并不亚于“肿瘤大小,指标高低”的评估方式。
所以,袁希福院长总是强调“平衡”,要以整体治疗为主,顾护元气,多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要光看指标变化。用药上以平和为度,既要消瘤,又要保护免疫力,扶正攻毒相得益彰,这样以后病人元气充盛,活得好,疗效也能持续,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哪怕肿瘤还在,甚至小幅增大,也不会影响生命。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2024年7月,患者被查出患有肺腺癌,还不到2个月,病情就出现了进展,开始化疗后效果不佳,之后又先后更换了两次化疗药物
我要咨询在门诊上,几乎每位癌症患者家属在确定治疗方案后,都会提出一个共同的疑问: 袁院长,服药期间有什么需要特别忌口的
我要咨询张师傅,直肠癌,2024年11月份因大小便困难在第四人民医院确诊,后转院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做造瘘术,并在 术后化疗4次 。自
我要咨询高阿姨说:我是 晚期 ,子宫间质肉瘤转移到双肺上,新疆肿瘤医院给我说 只能活3个月 ,我说想吃中药了,主任说你吃那个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