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刚开始时,哪怕很多癌症患者都能料到以后的路不好走,可有时还是过于理想化。待碰过几次壁后,他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进而开始调整心理预期,并重新审视现行的治疗方法,想要知道它们是否适合自己,以便合理规划后面的抗癌道路。
一、要看副作用是否在可控的范围内
在袁希福老中医接诊的癌症患者中,很多都是身体被打得很垮、未能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的,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中医。尽管中医对此不是没有办法,但多少会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利用率,使得治疗进度较为缓慢。
这亦是患者容易陷入的一个认知误区,总觉得身体受损可以慢慢恢复过来,却不曾想过其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举个例子来说,就像一根弹簧,如果轻轻按压一下,它可以弹得更高,随即便恢复原有的弹性,但要是压得太狠,则很难恢复之前的状态。
言归正传,治疗副作用有没有超过人体可承受的限度,其实患者是可以提前感知到的,亦可以理解为机体的“自救”能力。此时,患者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即可,便于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或中断治疗。
二、要看治疗过后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一种治疗方法是否适合患者,不是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还要看实际的疗效。但在这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应该结合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评估,使结果更为科学、客观。以中医为例,它治疗的重点不在于抑癌消瘤,而是着眼于患者整体状况的调整,包括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如果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可以,只是肿瘤的大小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同样说明它正在起作用,可以坚持用药。
正如袁希福老中医一直强调的那样:“这就像挖山一样,挖几筐影响不大,但路子是对的,坚持下去对患者有帮助。”这样,癌症患者可以持续地从中汲取力量,维持当前的稳定局面,逐渐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争取达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的目标。
供稿人:李荣岩
审核:日昇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春秋两季,不少肺癌患者常出现症状反复甚至病情加重的情况。例如, 秋季,农活过后许多患者反馈:胸闷气短、咳嗽加剧
我要咨询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2025.8.14 患者活检确诊后,炎症严重,进口消炎药无效,CT片显示右肺全白(白肺)。C反应蛋白 256(正常值0-10)。医生表示:要么
我要咨询患者2024年11月份突然开始进食不畅,检查后确诊食管癌。2024年12月3日手术,术后见脉管癌栓,8组淋巴结2枚转移,术后继续化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