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肿瘤的稀奇事:术前活检病理是肺癌,术后活检病理确是良性肿瘤

作者 : ldm 发布于 : 2023-04-25 17:09 点击数 :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都已把癌症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归为慢性病了,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却普遍要比高血压、糖尿病短的多,简直是天壤之别。也正是因为癌症搞不好要死人,所以医生对于癌症的诊断是慎之又慎的、再三确认核对审核,整个检查确诊的过程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取活检、做病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病理结果也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不管国内医生还是国外医生,都认可这个病理结果,(当然,实际现实中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基础病多、身体不好,年纪大等各种原因无法做活检,但医生也依然诊断为癌症,这个就是“经验性诊断”,是医生凭临床经验给出的判断,在医学上也是被认可的,不过这种“经验性诊断”没有统一标准,A医生认为是肺腺癌的,B医生可能会认为是肺鳞癌,C医生可能认为是小细胞肺癌,不同类型的肺癌,治疗办法就不一样)。

  最近看到有医生写文章报道,肺部活检病理确诊了肺癌,但手术切下来的肿块再去做活检病理却显示为良性肿瘤(手术切下来的组织或肿块都要做病理检查,且要跟术前的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免出现错漏)。这可不是发生在某个乡下小医院的误诊,而是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长老会医院(康奈尔大学是一所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并列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清华、北大都望尘莫及)和国内某一流三甲医院出现的两个病例,并且还就这个“稀罕”事儿发表了英文论文,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医学院长老会医院接诊了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这个患者不吸烟,因咳嗽2月不愈去就诊,按惯例给她做了胸部CT(咳嗽一般超过2周不愈就要做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有一个长约1.6cm的结节,为了确定结节的性质就给做了穿刺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为肺腺癌。“金标准”都出来了,那就不会错了,才40多岁就确诊肺癌,怎么办?悲伤哭泣不如积极面对,于是,两个月后患者做了手术,把切下来的标本全部拿去再做病理检查,最后诊断为良性的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得亏外国人心理素质够强、想的够开、思想够开放、医患关系够和谐、对待疾病够客观,这个患者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抱怨医生、没有报复社会,在医院连续两年的随访中都生活的非常愉快。

  还有一个是国内某一流三甲医院的例子,患者胸部CT发现右肺有一个疑似肺癌的结节,同时还有明显的纵膈淋巴结肿大(肺部结节+明显的纵膈淋巴结肿大,按经验基本就是肺癌了),于是就给淋巴结取了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腺肺癌。运气不错,医生评估后正好还有手术机会,患者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然而,反转来的太快,现实有点“打脸”,患者、家属喜出望外(不是癌症,比啥都强),医生颇显尴尬无奈(看来医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经验更丰富些,患者就能少花点钱、少受点罪),手术很成功、很干净,肺部结节和淋巴结都切下来了,可最终病理却是:良性的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其实,作为“金标准”的病理学检查把良性病变误诊为癌症的现象并不罕见,20年前国内有学者做过研究,湖南省肿瘤医院2年内接收病理会诊3452例,其中,145例(4.2%)存在误诊,63例(1.8%)把良性病变误诊为癌症。医院级别越低,误诊率越高,毕竟病理学检查这项技术也很复杂,基层医院把良性肿瘤误诊为癌症有时候难以避免,而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病理诊断水平也相对落后,而现实中不可能每个患者都去三甲医院看病、都到北京找专家。

  由此也提醒了我们,看病这个事没有所谓的100%,只是经验多少、水平高低的差别,因人、因时、因地而宜而异,尽可能的找个经验多、水平高的医生,你的成功率就高一些。作为诊断肺癌“金标准”的病理学,有时候也可能把良性疾病误诊为癌症,千万注意:病理检查必不可少,但病理不是圣旨!有时候也需“货比三家”,在确诊这方面多咨询几家医院,相互印证,避免误差。

  

撰稿人:张明文医生

审核:日昇
 

【请您一定看一下】或许在坎坷的求医路上,您已经走了太多弯路,心灰意冷,但我们相信,任何人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求,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残忍。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鼓励着患病的子女,看到孝顺的子女陪伴着患病的老人,看到相濡以沫的夫妻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我们都会由衷感慨,还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呢?请抓住每一线希望,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抗癌救助热线:0371-63962677或0371-86172577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经验分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河南博物院对面) 咨询电话:0371—63962677  / 0371—86172577 微信:xifusos        备案号:豫ICP备1401511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