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你们好,又来了呀?只看你(患者)我还没想起是谁,可一见到你老伴,我就记起来了。”杨阿姨和老伴去过海南旅游后,到袁希福院长那复诊。只见病人时袁院长以为又是个新病人,可一见家属就记起来了,杨阿姨的老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呢?因为这位老师傅来得特别勤快,刚开始每隔两个月都会过来。一聊起来,就会从兜里掏出个小本,什么“前一周肚子不舒服,大便是什么颜色,成不成型”,“前天睡眠怎么样”……事无巨细,一一询问,边说边记。
老师傅说,自从老伴确诊后,性格就变了,总是烦躁发脾气,需要我好好照顾她。他说话很慢,说得很细。杨阿姨爱吃什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本子上都有。西药都吃过什么,有什么副反应,医生的建议又是什么;中药几点熬,几点吃;腰痛怎么按摩;生气时该怎么哄,甚至还有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
支持、照顾可不单单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老师傅是真的在做。
他的爱人杨阿姨是肺癌IV期,也就是俗称的“晚期”,60多岁,骨转移、脑转移、纵膈转移,胃部多发息肉。
他们的治疗过程说起来也比较曲折:一开始医生就说只能放化疗,老师傅对医学也不懂,就找病友打听,大家都说:“毒副作用大,都是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听了这话,他就带着老伴开始中药保守治疗,不过并不是在希福医院,而是别家。老师傅说,“效果还可以,身体好些,可是复查发现有骨转移。”
那这样肯定是不行了,于是2015年7月底他们开始放化疗,在这期间杨阿姨总是浑身乏力、失眠、腿痛、吃不好饭,还一直发脾气。老师傅经人介绍后找袁院长拿中药,一边调养一边放化疗。2016年3月14日开始吃中药这么些年都保持的不错。
家人的陪伴,才是真正的抗癌利器
其实,杨阿姨的经历相当典型。为什么她一开始总是脾气就是看不到希望,心理恐惧,想要放弃,但是老师傅给予了她关心、支持,杨阿姨才重新振作了起来。
这一场抗癌之战里,中、西医都参与其中,可都不是主力军,真正的功臣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是老师傅,他事事亲为,多年如一日的来回奔波,悉心照料。
这也正印证袁希福院长经常提到的那句话:“但凡生存期长的患者,必然离不开家庭的鼎力支持”。每一位实现康复的病友背后往往都有一名鼎力相助的家属陪伴,能够力排众议,统一治疗意见,给予患者方向,给予精神支持,给予心理鼓励。而信心与家人的温暖才是真正的抗癌利器。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病历研讨 | 放化疗无法耐受,中医治疗如何?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都是术后,一个康复4年,另一个肝转移?为什么呢?
患者, 直肠癌 ,2021年经肠镜确诊,同年4月份手术,术后出现肠梗阻,带有引流袋,患者经病友介绍来找袁希福老中医吃中
我要咨询
两次开腹手术,无法切除,治疗都失败了,还能怎么办?
患者, 贲门癌+肝癌 ,2024年8月19日,患者在市中医院经胃镜确诊贲门癌。2024年8月29日转到上海交大瑞金医院行,结果手术打
我要咨询
贵州到郑州,1500多公里,只为见上一面救她命的大夫!
2025年11月1日,赵阿姨特意从1500公里外的贵州赶过来,到了希福医院就去见张主任 ,一把拉着主任的手,非常开心。老太太说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