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胆管癌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

作者 : admin 发布于 : 2022-09-15 10:09 点击数 :

  近年来,胆管癌已经成为了危害社会和人们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因此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减少胆管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胆管癌的有关知识,今天就来讲讲胆管癌的发病率和发病原因。

  胆管癌的发病率:

  在我国,胆管癌是很少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以西欧发病率为高,亚洲国家以我国和日本为高发区。近二十余年,胆管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胆管癌高发区的日本男性患者死亡率已由1972年的3.3/10万升至1992年的5.3/10万,女性由 3.5/10万升至5.3/10万。

  胆管癌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具有发现晚、转移早、预后差、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等特点,一直是外科领域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

  胆管癌的发病原因:

  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胆管、胆囊结石

  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而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溃疡性结肠炎

  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溃疡性结肠炎的胆管癌患者发病年龄较一般者早20~30年,平均为40~45岁,常有长期的结肠炎病史,病人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诱发胆管癌和PSC的原因,病变多波及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致胆道癌可能与慢性门静脉菌血症有关。

  4.胆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癌变已成为共识,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胆管癌的发病率高达2.5%~28%,胆管囊性畸形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早20~30年。尽管75%的胆管囊性畸形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症状,但就胆管癌的发生来说,有3/4的患者是成年期出现胆管囊性畸形症状者。关于胆管囊性畸形导致胆管癌变的机制,有人认为胰管汇入胆管的开口异常高时,会使胰液反流入胆管引起胆管上皮恶变。其他可能导致恶变的因素有胆汁淤滞、结石形成和囊腔内慢性炎症等。

  5.肝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也被认为与胆管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虽然华支睾吸虫多寄生于肝内胆管,但也可寄生在肝外胆管,虫体本身及代谢产物对胆管黏膜上皮长期刺激,引起胆管黏膜增生,产生瘤样改变、癌变。

  6.胆道手术史

  胆管癌可发生在手术多年之后,可发生在不含结石的胆管,主要是慢性胆道感染导致上皮间变,常是在胆道内引流术后。

  7.硬化性胆管炎恶变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人患胆管癌的机会也高于一般人群,PSC亦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国内部分胆管癌病人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9.K-ras基因突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胆管癌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率达77.4%,说明K-ras基因突变在胆管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比较重要的作用。

  此外,可能与胰液反流、胆汁淤滞、结石形成、胆管良性肿瘤恶变、肝脏干细胞的肿瘤样分化有关。均可造成对胆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进而诱发胆管癌。

【请您一定看一下】或许在坎坷的求医路上,您已经走了太多弯路,心灰意冷,但我们相信,任何人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求,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残忍。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鼓励着患病的子女,看到孝顺的子女陪伴着患病的老人,看到相濡以沫的夫妻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我们都会由衷感慨,还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呢?请抓住每一线希望,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抗癌救助热线:0371-63962677或0371-86172577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经验分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河南博物院对面) 咨询电话:0371—63962677  / 0371—86172577 微信:xifusos        备案号:豫ICP备1401511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