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中医治疗肺癌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 : 发布于 : 2022-08-17 14:32 点击数 :

  近几年,随着吸烟、职业压力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所以手术和放疗这种局部的治疗手段往往是不够的,即使局部治疗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只是短期的效果,距离真正的康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医治疗则是针对肺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全身性的治疗,重在“标本兼治”,疗效较为持久。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肺癌的新思路、新方法。

  中医学对肺癌的认识

  现代中医学认为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毒滞肺,致肺脏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瘀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因虚而得,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其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之蒸化,虚,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肺癌的虚以气虚、阴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方理变化,中医认为治疗肺癌因辨证论治与整体观相结合。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内因,肺癌发生后,如阴,使机体正气更虚,又促使癌肿进一步扩散及发展不能及时治疗,又会伤肺气耗肺使机体正气更虚,又促进癌肿进一步扩散以及发展。

  早期肿瘤尚小,正气尚盛,正盛邪实,多可采取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的原则。中期肿瘤发展至一定阶段,邪盛正气亦伤,多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采取攻补兼施的原则。晚期病情较重,正气虚弱、正不抑邪,“正虚邪盛”治宜以补为主,或大补小攻,或先补后攻的原则,即“扶正所以祛邪”。

  中医治疗肺癌的新思路

  老中医袁希福提出:“肿块的大小与患者的生存期不成正相关,肿块大未必生存期就一定短,肿块缩小了,也未必生存期一定长!”肺癌患者也是一样,其实真正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的主要还是元气的盛衰,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不应该只盯着肿瘤大小,比如化疗,的确临床上有不少肺癌患者经过多次化疗后,肿瘤缩小了,但是随之出现的恶心、呕吐、白血球降低、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均可能加快机体垮下去的速度,反倒加速肿块的生长和癌细胞的复发、转移。

  但是现在的治疗方式已经逐步由以“病”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中医在治疗时着眼于人的整体状态,在抑制局部癌肿的同时,调理患者各项器官,增强患者的元气和免疫力,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即便是肿瘤没有缩小,但是病灶较为稳定,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饮食,并进行正常的活动,同样可以说明疗效不错。

  中医治疗肺癌的新方法——三联平衡理论

  袁希福院长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毒”,治疗中抓住这三个基本要点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使人体恢复五脏六腑的和谐状态。袁希福将之称之为为“三联平衡理论”,这是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摸索出来的一抗癌新思路。

  中医在治疗肺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还适用于巩固期的晚期患者,目前术后化疗一般为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术后化疗结束后长期服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中医药可以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机率,目前不少专家达成共识,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且具有抗肿瘤作用,还能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使之抵抗癌肿的发展,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整体的治疗效果,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贯穿于整个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医一方面可以单独抗癌,补充人体内流失的正气,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能配合西医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弥补西医的不足,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请您一定看一下】或许在坎坷的求医路上,您已经走了太多弯路,心灰意冷,但我们相信,任何人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求,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残忍。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鼓励着患病的子女,看到孝顺的子女陪伴着患病的老人,看到相濡以沫的夫妻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我们都会由衷感慨,还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呢?请抓住每一线希望,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抗癌救助热线:0371-63962677或0371-86172577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经验分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河南博物院对面) 咨询电话:0371—63962677  / 0371—86172577 微信:xifusos        备案号:豫ICP备1401511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