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阴阳”二字首见于《周易》,《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原本是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指的是自然界相反想成的两种食物、现象及其属性,也可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所谓的“阴阳平衡”
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中医认为阴和阳有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只有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稳定。因而,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的状态为“阴阳平衡,气血充足,正气存内”,具体表现在,人体内以五脏为中心的各个系统功能的协调与平衡,只有机体的内环境保持这样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避免外邪入侵和內邪自生。
而对肿瘤的认识方面,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自身抗癌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内外邪毒乘虚而发,结聚于经络、脏腑,终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局部的瘤块。
平衡学说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显现,所有的肿瘤病人都存在“虚、瘀、毒”三大基本病机。治疗上就是抓住患者当下的关键病机,采用“扶正、通瘀、排毒”,统筹全局,兼顾局部,标本兼治,从而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消除肿瘤产生的环境基础,维持自身免疫机制和抗癌能力,与肿瘤病邪的对抗力量,达到机体内外的外的阴平阳秘,从而实现人体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康复。
另外,在中医看来,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类属于“祛邪”治法,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伤及机体的元气,进一步加重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比如,手术伤气耗血,使脏腑、经络等功能失调;而放化疗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造成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因而,中医与其有机结合时,以“扶正固本”为主,补血、补气、补阴、补阳,增强患者体质和耐受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为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打基础,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供稿人:小含
审核:日昇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杨师傅, 肝癌伴骨转移 ,2020年体检查出肝部异常,但未予治疗,拖延至2022年8月,因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疼痛,就诊北京
我要咨询王师傅, 肺癌 ,2019年确诊并到上海胸科医院动了手术, 早期 ,手术也是医院的大主任,术后检查还专门找了几家医院会诊
我要咨询刘女士, 卵巢癌 ,2016年查出的病,当时是在青海第二人民医院动的手术,往后8年多一直都在化疗,合计做了50多期,这期间
我要咨询向女士, 右肺腺癌IV期 ,2025年3月19日体检发现右肺结节,在病理活检后,又到四川华西医院会诊确诊 腺癌 ,目前没有进行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