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袁院长,我们又来拿药了,自从上次听你说过,我就解放了,回去也能吃点饭了。他的精神也放松下来了,吃了这段时间的中药,你看看他现在气色是不是好了不少。”
听到患者家属的话,再看看病例,袁希福老中医回忆起了患者的情况。这位直肠癌患者,是7月3日恢复坐诊时,初次来看诊的,当时患者妻子就讲到,自丈夫患病以来,手术、放化疗对身体的损伤很大,他们心理一直压着块石头。
积极的心态是克癌的良方
结合他们的情况,袁希福老中医讲到:“我能理解,有时候家属的压力,并不比病人的低,可光有压力也不顶事啊,既然是这种情况,就需要面对。”可以说,患癌后患者、家属存在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是很常见的现象,多数人都不会主动的去关注它,认为随着治疗的开展,疗效好了自然心理上就能放松下来。
可在中医看来,人是形神相依、心身相关的统一体,情志和疾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正所谓“调病先调心”,“面对癌症时所持的态度,对患者能否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态是克癌的良方,信心不足会造成终生的遗恨。”
如何才能不惧怕肿瘤?
袁希福老中医的个中体会是:要像毛主席打仗的战略战术一样,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患者思想上要明白,有这个病,就有相应地对付它的办法。因为人类科技是在不断进步的。
袁希福老中医分享到:《黄帝内经》中讲“亢则害,承乃制”,指的是一种生物过于亢奋,接下来就有另一种事物来制约它。就像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金木水火土,并不是哪一个最好,哪一个最大,而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生。
按照自然的规律,不会让任何事物独大,一定是制约平衡的。像恶性肿瘤,既然世界上有这个病,自然界一定存在制约它的东西,至于究竟是哪一种,古人、中医方面,包括现代医学都在不断地摸索,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出来。
所以,癌症没有被攻克≠现在的治疗对患者没有帮助,关键在于,究竟是哪一种较为恰当、稳妥的方案,能够制约住疾病的发展。那么,在抗癌的这场持久占中,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树立信心,相信病情能控制,能恢复,同时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谨遵医嘱,配合医生,主动抗癌,从而帮助自身获得更好的疗效。
撰稿:小含
审核:日昇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纵膈小细胞癌 ,来自山东,2023年8月,在当地体检查出纵膈内7x6.1cm肿物,据家属讲述:当时医生都不给手术,硬是找
我要咨询2025年7月3日(周四),坐诊日 袁院长,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找了您好久,实在是太开心了 !会诊中心里,孙姐的笑声格外清亮,
我要咨询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患者2024.1 因生气感到胸部不适,查出:右肺结节;到2月份,再次生气,出现右胸痛,在当地医院确诊 肺癌 。随即开始化疗,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