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患者肝胆管癌,靶向+化疗中,家属代诉:“原本介入两次,想着肿瘤能缩小就手术了,谁知道没效果。”就只能全身化疗,现在已经化疗14次,肝功下降,保肝住院中,准备继续做第15次。
袁希福院长问:“你觉得他还能坚持几次化疗?”家属不禁潸然泪下,不做言语,病人现在乏力,呕吐,腿软无劲。从去年5月份化疗后就没停过。觉得初期的介入化疗,用的新药,方案好,病人还能正常耐受,吃饭。现在身体越来越差,觉得不该换化疗方案。
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有效,医生怎么会换方案呢?他们会不懂?
标准化疗是6期,病人做了14次,新增胃周转移,转移是在换方案前,虽然能耐受可效果不好。看着是新药,可里面还用的有5-FU,这都是快50年前的化疗药了,国内在用,国外美国也在用,但是没见过多少文献资料说效果好的。但是也没人提出不用这个药物,因为没有新药可替代。国外不换国内也不换,实践多年后总结,效果不好。
国内都觉得国外有办法,可袁希福院长到了国外去做学术交流发现他们对癌症也没办法,好多还研究中医,大量进口中药,看看国内的中药养殖基地,大量品质好的药都出口了。所以,治疗的现状都不能令人满意。
肿瘤治疗非一方一药所能根治
好多来诊患者都是“化疗做不下去了,想到中医”,或者“吃中药感觉可以,想着能不能替代化疗?”,都不对,在治疗不如意的情况下,更应该寻求多方面的助力。
中西医也从不是相互替代,而是补充、合作。就好像有人爱吃素,有人吃荤,有什么可敌对的,荤素搭配不是营养更均衡吗?中医之于化疗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增效是可以减少化疗的次数,比如之前要做6期,吃上可能4期就达到预期的效果了,后面的就可以慢慢停了,少受点苦。
袁希福院长提出:癌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方一药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再好的药物,只能适应某一阶段、某一时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动态变化,治疗方案需综合多学科治疗,了解内科、外科不同学科的优势,针对病情不同阶段、不同症状,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动态靶向”调整,紧扣病机,才能取得更让人满意的效果。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肺腺癌 ,2025年3月份穿刺活检后确诊,查过基因无突变,于是医生建议化疗+免疫治疗,尚未实施,家属经介绍来到我
我要咨询患者肝癌术后反复复发,2020年7月在省人民医院确诊,同年8月1日手术,到2022年1月发现肝内转移,开始配合靶向药;到2023年
我要咨询患者四、五年前新冠阳过2次,后一直反复咳嗽。去年2月份到医院检查以后,发现肺部结节, 2024年4月份手术,确诊右肺原位
我要咨询花了家里20多万,肿瘤还是那么大,我看不到什么效果的呀,而且细胞(免疫)治疗以后,我这身上开始出现白癜风了,白细胞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