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患者初诊时,家属说:2021年12月确诊鼻咽癌,当时主要是放疗,结果1年半后肺部转移。于是到2023年9月开始化疗,2024年3月化疗7期结束,第七次化疗时加了免疫药物,从那以后身体迅速恶化,明显虚弱,连续10多天不能吃东西,住院营养支持后,依然乏力,口干,胸闷,食欲差,不好咽东西。家属对比认为“6次化疗还好好的,7次就垮了,不行了”,对此感到不满,于是摘管出院,求助中医。
这是典型的误区,“化疗过度”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身体垮了。可是细细分析一下:假设当初不去化疗,好像西医此时也没有什么办法了,这就是西医的不足。所以,袁希福院长一直提倡“癌症治疗需要的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取长补短”。
患者已经经历过攻毒排毒,当下正是扶正培本的时候。于是袁希福院长为患者扶正培本,果然此次8月5日复诊时,老先生说“好多了,也胖了,之前90斤,现在132斤了,一下多了40多斤。之前不能吃喝,走路没劲儿,现在也正常了。”
抗癌不可只看局部,不见整体
恶性肿瘤主要表现就是局部的肿块,加上西医理念的普及,导致人们普遍以消除“肿块”为核心,强调“用手术切除肿瘤”、“用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袁希福院长发现:有的肿瘤切掉不久又复发、转移,最后无法再进行手术,有的用放、化疗杀灭癌细胞,但最终其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这充分说明:如果只注重瘤体的缩小和癌细胞的杀灭,不顾及病人的生存质量,这种治疗模式可能难以长久。
袁希福院长认为:癌症不是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病变在局部的反映。在治疗上不能单纯着眼局部,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很多病人是一个“从正气盛到正气虚,再到邪气盛”的演变过程,各种致癌因素长期影响下,患者常会呈现“气血经络淤滞不通”,“气机不畅”等“淤阻”状态,体内气血阴阳失调,长期紊乱为肿瘤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内环境”。
因此,在治疗上,袁院长一直强调:必须重视整体观念,以扶正为本,始终保护人的正气,全面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和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达到精神好,元气好,免疫力好,注重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而非盲目追求瘤体的消除。这种情况下,不单疗效长久,癌患也会更耐受。情况好的,若是元气充沛,哪怕病属晚期一样可以长期生存。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杨师傅, 肝癌伴骨转移 ,2020年体检查出肝部异常,但未予治疗,拖延至2022年8月,因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疼痛,就诊北京
我要咨询王师傅, 肺癌 ,2019年确诊并到上海胸科医院动了手术, 早期 ,手术也是医院的大主任,术后检查还专门找了几家医院会诊
我要咨询刘女士, 卵巢癌 ,2016年查出的病,当时是在青海第二人民医院动的手术,往后8年多一直都在化疗,合计做了50多期,这期间
我要咨询向女士, 右肺腺癌IV期 ,2025年3月19日体检发现右肺结节,在病理活检后,又到四川华西医院会诊确诊 腺癌 ,目前没有进行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