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2018年2月,一次饭后患者突然感觉肠胃有些不舒服,于是便到当地医院诊治。开始时当地按照胃炎为患者进行治疗,可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且不仅肠胃不适未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明显消瘦。
2018年11月20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患者转到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为:食管—贲门低分化腺癌。
(在肿瘤病理报告单上,常能见到高分化、中分化或低分化的字样,这是肿瘤病理学上的常用术语,用来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癌与未分化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差很大,成熟度差,恶性度高。高分化,即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接近正常细胞,提示恶性程度低。)
确诊后,患者转回家乡的市中心医院治疗,但是化疗三周期+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后,病情未有明显改善。甚至在2019年1月29日,复查CT时显示:食管下段及贲门、胃体癌并侵及周围组织对比之前病变进展。
“西医已经不给治疗了,当初没钱看病,但为了活着,家里还是接受了西医推荐的阿帕替尼。当时医生说“这个药能控制肿瘤,但有效率低。这次检查后,发现病情进展了,再去问医生,才知道真实有效率仅0.3%。” “可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医生继续建议口服阿帕替尼,我们也就还在吃。”患者家属回忆起,当初的治疗经过时说道。
由于知道西医已经没什么办法了,家属及患者遂想到了中药治疗。并于2019年6月14日来到我院寻治。
初诊时,患者家属迫切想知道:“现在口服的阿帕替尼(靶向药)到底要不要停?”
针对这个问题,近日2019年7月3日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这位老师身患右肾透明细胞癌,已靶向药物治疗一年有余。服药以来几乎每天都吃,病情基本稳定,但近期检查发现病情有所发展,多了两处淋巴结。此次前来,患者称:“吃靶向药以来,副作用很明显,身体虚弱,走路喘气,体重从原来88公斤下降到了现在71公斤。想着万一把身体吃垮了,也不好。就停了50多天的药,现在就希望把靶向药停了,用中药代替靶向药。袁大夫您看行不行?”
两位老师都想知道“是否可以停服靶向药?”在此,袁希福老中医的观点是:“吃不吃不是光嘴上说说,不是我说不用吃,就不吃。关键是要评估效果,要看实际情况。药有没有效,你自己会有一个感觉。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给你推荐这药的医生,他也有评估标准。靶向药现在吃有效,不代表以后还会有效,它存在耐药性,可能吃着吃着就没效了。”
“另外不仅看疗效,还要看身体能不能扛得住。靶向药的副作用,身体如果吃不消,即便有效恐怕也不能吃。” “效果,身体受不受得住都是你自己知道,要不要停,还是和推荐这药的西医商量下,再决定比较好。”
“至于中药能不能代替靶向药,这个想法就好像,一个人在走路,左脚试了走不动。然后你问那我换成右脚再试试行不行。干嘛非要这么想呢?你不能两只脚一块走吗?这样不是会好些。如果你决定继续吃靶向药,那就继续吃,中药扶正也不冲突,二者合作效果有可能会更好。”
吃靶向药莫忘做基因检测
除了这两位问“是否可以停服靶向药?”的患者外,近期还有几位患者存在盲吃靶向药的情况。
袁希福老中医曾言:“靶向药物的原理是找到致癌突变基因后‘精确攻击’。这就像打猎一样,猎枪上有瞄准器,看到猎物了,可以打得很准。但是,如果没做基因检测,就是不瞄准,凭运气乱开枪,这样打两下试试,能把猎物打下来吗?显然不太靠谱。”
“不做基因检测,不知道有没有基因突变就吃靶向药说白了就是盲吃!如果肿瘤细胞中没有可用的靶点,再好的靶向药吃了也是白吃!” “而且吃药没有靶点,药物的副作用肯定会影响病人的身体。”
温馨提示:希福医院在此提醒广大患者与家属:作为常见治疗手段,靶向药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需要清楚的是,第一,服用靶向药之前,必须做基因检测。第二,并非人人都能找到基因突变位点,换句话说,靶向药并非适用于每个人。第三,靶向药并非神药,当今医疗条件下,没有任何一种药,能够完全控制复发、转移,在漫漫求医路上,请大家一定保持清醒认知,不要盲目迷信,以免踏入误区追悔不已。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2024年7月,患者被查出患有肺腺癌,还不到2个月,病情就出现了进展,开始化疗后效果不佳,之后又先后更换了两次化疗药物
我要咨询在门诊上,几乎每位癌症患者家属在确定治疗方案后,都会提出一个共同的疑问: 袁院长,服药期间有什么需要特别忌口的
我要咨询张师傅,直肠癌,2024年11月份因大小便困难在第四人民医院确诊,后转院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做造瘘术,并在 术后化疗4次 。自
我要咨询高阿姨说:我是 晚期 ,子宫间质肉瘤转移到双肺上,新疆肿瘤医院给我说 只能活3个月 ,我说想吃中药了,主任说你吃那个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