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李某,男,79岁。
主诉:确诊贲门癌半年有余,化疗后,开始靶向治疗。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2月于新乡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贲门癌”,考虑年事已高,未行手术,遂行6周期化疗。但化疗后副作用较大,恶心呕吐,进食困难。随后医生建议尝试靶向药阿帕替尼,但来诊时,患者身体状况不佳,体重下降近20斤,只能喝点稀粥,虚弱无力,行走困难。
初次来诊时,袁希福老中医看到患者病情危重,不免问道:“靶向药吃完没有改善吗?你们用药前有没有做基因检测?” 听到袁希福老中医这么问,患者及家属都是一脸茫然,很显然,他们对“基因检测”并不了解。
不盲服靶向药,是癌症患者用药的基本常识
在希福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盲服的情况却并不罕见,为向广大来诊患者与家属科普靶向药服用知识,袁希福老中医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靶向药物的原理不同于传统化疗药好坏细胞都杀,而是找到致癌突变基因后进行‘精确攻击’,这就像打鸟一样,你想打鸟,首先得知道鸟的位置,瞄准鸟。假如你连树上有没有鸟都不知道,想着先凭运气盲打两枪试试,真把鸟打下来的概率自然是非常低的!”
“不做基因检测,不知道有没有基因突变就吃靶向药说白了也就是盲吃!用药的时候药物副作用、耐药性,都是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没有经过基因检测就吃靶向药,万一没有靶点,药在身体内怎么可能不影响病人身体呢?”
其实,正如袁希福老中医所言,靶向药物确实具有靶点明确的特点,对于存在治疗靶点的患者,疗效显著,而对于不存在治疗靶点的患者,不仅无效,反而还有害,临床研究显示无靶点而服用靶向药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温馨提示:希福医院在此提醒广大患者与家属:作为常见治疗手段,靶向药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需要清楚的是,第一,服用靶向药之前,一般要做基因检测(注:部分癌型除外,如肝癌)。第二,并非人人都能找到基因突变位点,换句话说,靶向药并非适用于每个人。第三,靶向药并非神药,当今医疗条件下,没有任何一种药,能够完全控制复发、转移,在漫漫求医路上,请大家一定保持清醒认知,不要盲目迷信,以免踏入误区追悔不已。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春秋两季,不少肺癌患者常出现症状反复甚至病情加重的情况。例如, 秋季,农活过后许多患者反馈:胸闷气短、咳嗽加剧
我要咨询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2025.8.14 患者活检确诊后,炎症严重,进口消炎药无效,CT片显示右肺全白(白肺)。C反应蛋白 256(正常值0-10)。医生表示:要么
我要咨询患者2024年11月份突然开始进食不畅,检查后确诊食管癌。2024年12月3日手术,术后见脉管癌栓,8组淋巴结2枚转移,术后继续化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