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前不久,一位直肠癌老患者复诊,在问诊前,家属突然过来对袁希福老中医说:“我父亲在咱们这治疗快两年多了,情况一直不错。可最后,他受凉发烧了,病情有些反复,我们就去市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事,病灶还算稳定。可我父亲就是不相信,觉得是病要来了,该撑不住了。” “袁院长一会他来了,您能多和他说说话,开导开导他一下吗。”
感叹子女的孝心,袁希福老中医答应劝慰老人,“检查的医生都说没事了,你自己怎么就看不开了。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你坚持吃药,我对你有信心,你自己可不能消极放弃呀,好好配合治疗,也别让家人担心。”
“开导一下患者”家属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当今癌症患者现状的缩影“为什么需要安慰,因为癌症病患要承担的心理负担远超常人。”
从医数十载,见过无数肿瘤患者茫然无助面孔的袁希福老中医,曾提出:“许多患者在精神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掘,纵观我所治疗的病例,但凡带瘤生存五年、十年以上的患者,大多是性格豁达、乐观的人。”
相信任何一位肿瘤患者都想要实现康复,而想要实现目标,那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抗癌态度,积极乐观的应对治疗。当然,抗癌信心的树立并不简单。那么,如何调节心理成为了目前的难题,根据袁希福老中医的经验,我们下面总结了四条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与患者沟通:病人最希望得到爱及直接的感情表达,语言的表达,是其中一种方式。直接向病人表达情感,例如感谢的说话、祝福爱语,让他们切实感到亲人的情感。家人不要过于唠叨或干涉患者的生活,要给予适度的时间和空间。若病者哭泣,不一定要劝阻,要以平静的心聆听,让病人尽量倾吐自己的情感,使病人感到被了解、被尊重和关怀,并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到关怀的。
二、肢体语言的表达:陪伴患者时,未必要用言语,肢体语言同样可以, 例如静静地陪伴病人、眼神接触,触摸对方、甚至给对方一个拥抱,这些表达国人做得很少,但有时却很实用。也可以从生活中表达,例如:为患者洗脸、清洁身体、按摩等。
三、居家康复的重要性: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癌症患者最佳的康复场所是家庭,而非医院”,其实多数人都会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家中的环境、摆设皆是患者所熟悉的,起居饮食也比医院惬意,而家人也不用奔波往返住所和医院之间。况且,留在家中较容易重获家人亲昵的接触和感受亲切关怀,这对患者或家人的情感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群体抗癌;把有相同遭遇的人们组成一个整体,大家相互倾诉,往往可以在相互鼓励中,共渡难关。因此,目前社会上,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癌组织、病友俱乐部,其本质就是一种群体心理疗法。若是那些来诊的肿瘤患者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家人除了鼓励、支持外,不妨尝试让患者去参加这些抗癌互助组织,从中增强抗癌信心。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春秋两季,不少肺癌患者常出现症状反复甚至病情加重的情况。例如, 秋季,农活过后许多患者反馈:胸闷气短、咳嗽加剧
我要咨询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2025.8.14 患者活检确诊后,炎症严重,进口消炎药无效,CT片显示右肺全白(白肺)。C反应蛋白 256(正常值0-10)。医生表示:要么
我要咨询患者2024年11月份突然开始进食不畅,检查后确诊食管癌。2024年12月3日手术,术后见脉管癌栓,8组淋巴结2枚转移,术后继续化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