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家属们,请先学会这些与癌症患者相处的细节

作者 : ldm 发布于 : 2020-11-19 08:46 点击数 :

  前不久,一位直肠癌老患者复诊,在问诊前,家属突然过来对袁希福老中医说:“我父亲在咱们这治疗快两年多了,情况一直不错。可最后,他受凉发烧了,病情有些反复,我们就去市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事,病灶还算稳定。可我父亲就是不相信,觉得是病要来了,该撑不住了。” “袁院长一会他来了,您能多和他说说话,开导开导他一下吗。”

  感叹子女的孝心,袁希福老中医答应劝慰老人,“检查的医生都说没事了,你自己怎么就看不开了。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你坚持吃药,我对你有信心,你自己可不能消极放弃呀,好好配合治疗,也别让家人担心。”

  “开导一下患者”家属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当今癌症患者现状的缩影“为什么需要安慰,因为癌症病患要承担的心理负担远超常人。”

  从医数十载,见过无数肿瘤患者茫然无助面孔的袁希福老中医,曾提出:“许多患者在精神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掘,纵观我所治疗的病例,但凡带瘤生存五年、十年以上的患者,大多是性格豁达、乐观的人。”

  相信任何一位肿瘤患者都想要实现康复,而想要实现目标,那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抗癌态度,积极乐观的应对治疗。当然,抗癌信心的树立并不简单。那么,如何调节心理成为了目前的难题,根据袁希福老中医的经验,我们下面总结了四条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与患者沟通:病人最希望得到爱及直接的感情表达,语言的表达,是其中一种方式。直接向病人表达情感,例如感谢的说话、祝福爱语,让他们切实感到亲人的情感。家人不要过于唠叨或干涉患者的生活,要给予适度的时间和空间。若病者哭泣,不一定要劝阻,要以平静的心聆听,让病人尽量倾吐自己的情感,使病人感到被了解、被尊重和关怀,并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到关怀的。

  二、肢体语言的表达:陪伴患者时,未必要用言语,肢体语言同样可以, 例如静静地陪伴病人、眼神接触,触摸对方、甚至给对方一个拥抱,这些表达国人做得很少,但有时却很实用。也可以从生活中表达,例如:为患者洗脸、清洁身体、按摩等。

  三、居家康复的重要性: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癌症患者最佳的康复场所是家庭,而非医院”,其实多数人都会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家中的环境、摆设皆是患者所熟悉的,起居饮食也比医院惬意,而家人也不用奔波往返住所和医院之间。况且,留在家中较容易重获家人亲昵的接触和感受亲切关怀,这对患者或家人的情感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群体抗癌;把有相同遭遇的人们组成一个整体,大家相互倾诉,往往可以在相互鼓励中,共渡难关。因此,目前社会上,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癌组织、病友俱乐部,其本质就是一种群体心理疗法。若是那些来诊的肿瘤患者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家人除了鼓励、支持外,不妨尝试让患者去参加这些抗癌互助组织,从中增强抗癌信心。

【请您一定看一下】或许在坎坷的求医路上,您已经走了太多弯路,心灰意冷,但我们相信,任何人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求,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残忍。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鼓励着患病的子女,看到孝顺的子女陪伴着患病的老人,看到相濡以沫的夫妻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我们都会由衷感慨,还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呢?请抓住每一线希望,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抗癌救助热线:0371-63962677或0371-86172577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经验分享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河南博物院对面) 咨询电话:0371—63962677  / 0371—86172577 微信:xifusos        备案号:豫ICP备1401511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