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受前两天降雨影响,全省大部地区气温下降明显,我们迎来了难得凉爽的好天气。而明天是入伏第一天。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时段,我们平时所说的苦夏指的也是这个时候。
三伏的“伏”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天气,此时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于地下;第二层意思指养生,古人认为这段最热的日子宜静不宜动,要“伏”着过。
因为前两天的降雨,今年的三伏开端比较凉爽,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天气可能越来越热,因为今年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一般出现在每年的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每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庚”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合起来称为三伏。有些年份的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为1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是20天。所以有些年份的三伏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今年就是40天。
按照这样的算法,今年的三伏从明天开始,7月16日到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到8月14日为中伏,末伏是8月15日到8月24日。
初伏: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 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 8月15日-8月24日
如何过好“三伏天”
过不好三伏,会落下病根!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里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人问:三伏天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养阳呢?因为“三伏天阳热盛于外, 伏阴潜于内”也就是说:这时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而三伏天天气酷热,人们喜欢一切寒凉的东西:食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总之怎么凉爽怎么做!不仅阳气耗损虚亏,并且埋下病根!体内阳气弱了,寒湿之气就上身了啊,不病才怪!特别是人体五腹六脏里的寒湿之气是万病之源!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差,元气亏虚,被确诊后通常无法手术、放化疗,束手无策的医生往往会让病人回家,并告知家
我要咨询当高龄成为治疗的壁垒,西医无奈宣告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时,那些被岁月与病痛双重围困的老人, 年纪这么大,西医都说没
我要咨询当西医的治疗方案宣告失败,明确表示没有办法,甚至让准备后事之时,那些被逼至悬崖边的患者,此刻寻求中医药治疗,还
我要咨询当患者因严重副作用而无法耐受化疗时, 当尝试化疗效果不理想,身体越来越差时 ,治疗的路径便显得格外迷茫。此时 纯中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