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袁大夫,为什么我用了进口的新药,病情没控制住,情况比以前还差了?”
日前,袁希福老中医会诊时,前后有三位患者服用了进口新药,有两位对进口药的效果提出了疑问。第一位女性患者,目前在服用一种进口新药(如下图),Verzenios玻玛西林,该药刚上市,前两个月属于赠药阶段,患者试吃中尚未感觉到明显效果,当然也可能是用药时间较短,药效没有发挥出来。第二、三位患者,一位自诉服用PD-1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情况比以前还差。另一位则直接说,“新药吃完后,不能吃、不能喝。”
袁希福:“ 不可过度迷信进口药 ”
袁希福老中医提出:“药,新老无所谓,有用才是硬道理,过度迷信进口药不可取,病人的自我感觉才是检验疗效的唯一标准。”
“在国内,一般国产新药出来后都需要临床试验,药厂赠钱,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给予应急药物,来招收一些病人试吃。可是进口药试验却很少有这种限制,还没上市,只要厂商说,我们是进口药,前两个月赠药,就会有很多人去追捧,只要能吃上人们就会觉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这种“双标”问题相当严重,我就在想问题出在哪?可能是进口药,都是密封包装,颜色鲜艳,设计图标也非常美观,给人一种安全感。很多老百姓不懂药,一看那么精美的包装,再加上有“ 进口 ”两个字的标签加持,就会觉得这药能治病,而且越新越好,越贵越好。可实际上,药品的价格、新旧、进口与否与疗效不成正比,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对症,对症了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比如衣原体感染的病人,吃头孢效果不好,可用最普通的四环素效果却立竿见影。还有降压、治疗心脏病的心痛定片,国产和进口药疗效一样,价格却错了很多倍。
“我第一次接触PD-1是在7、8年前,有一名广州的病人当时在我这吃中药,他觉得效果慢,就去了台湾打一种新的免疫制剂,就是PD-1,一针4、5万,特别贵。后来那年有什么事,去台湾很不方便,他就又去了新加坡继续打。大概花了40万左右,这名病人回来又找我了,我问他效果怎么样,他说“不好。””
“当时新加坡给他出的病历,我也看了,写的非常规范,很客观,全文都没有说PD-1一定能达到什么效果。x先生已放化疗,目前试用免疫制剂PD-1,效果不明,可能会出现xxxx副反应,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留心这种新药。这些年我们国内才开始流行PD-1,现在也加入了医保,国产也都出来了,一针3、4000。可从我所接触的病历,从病人反映的情况来看,效果确实不理想。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人家情况很好,根本不用再找别的医生看了,也就没来找我。”
“我对进口药,贵药、新药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它们的副作用不明,能达到什么效果也不好说。如果病人单纯被进口、新、贵这些词所迷惑,从而放弃了许多传统治疗手段,是不可取的。”
美国每年有5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数字每年还在增长。沙特阿拉伯国王患恶性肿瘤在美国化疗,很快就死在了美国。美英疗效尚且如此,进口到国内难道就能变成神药了吗?众所周知,日本韩国科技发达,但是他们非常推崇中医药,他们国家许多肿瘤患者都服中药治疗,而且日韩每年向欧美西方国家出口的中药比我国多十多倍。由此可见,传统中药疗效可见一斑,进口药,贵药、新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2024年7月,患者被查出患有肺腺癌,还不到2个月,病情就出现了进展,开始化疗后效果不佳,之后又先后更换了两次化疗药物
我要咨询在门诊上,几乎每位癌症患者家属在确定治疗方案后,都会提出一个共同的疑问: 袁院长,服药期间有什么需要特别忌口的
我要咨询张师傅,直肠癌,2024年11月份因大小便困难在第四人民医院确诊,后转院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做造瘘术,并在 术后化疗4次 。自
我要咨询高阿姨说:我是 晚期 ,子宫间质肉瘤转移到双肺上,新疆肿瘤医院给我说 只能活3个月 ,我说想吃中药了,主任说你吃那个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