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袁院长,我们又来拿药了,自从上次听你说过,我就解放了,回去也能吃点饭了。他的精神也放松下来了,吃了这段时间的中药,你看看他现在气色是不是好了不少。”
听到患者家属的话,再看看病例,袁希福老中医回忆起了患者的情况。这位直肠癌患者,是7月3日恢复坐诊时,初次来看诊的,当时患者妻子就讲到,自丈夫患病以来,手术、放化疗对身体的损伤很大,他们心理一直压着块石头。
积极的心态是克癌的良方
结合他们的情况,袁希福老中医讲到:“我能理解,有时候家属的压力,并不比病人的低,可光有压力也不顶事啊,既然是这种情况,就需要面对。”可以说,患癌后患者、家属存在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是很常见的现象,多数人都不会主动的去关注它,认为随着治疗的开展,疗效好了自然心理上就能放松下来。
可在中医看来,人是形神相依、心身相关的统一体,情志和疾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正所谓“调病先调心”,“面对癌症时所持的态度,对患者能否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态是克癌的良方,信心不足会造成终生的遗恨。”
如何才能不惧怕肿瘤?
袁希福老中医的个中体会是:要像毛主席打仗的战略战术一样,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患者思想上要明白,有这个病,就有相应地对付它的办法。因为人类科技是在不断进步的。
袁希福老中医分享到:《黄帝内经》中讲“亢则害,承乃制”,指的是一种生物过于亢奋,接下来就有另一种事物来制约它。就像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金木水火土,并不是哪一个最好,哪一个最大,而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生。
按照自然的规律,不会让任何事物独大,一定是制约平衡的。像恶性肿瘤,既然世界上有这个病,自然界一定存在制约它的东西,至于究竟是哪一种,古人、中医方面,包括现代医学都在不断地摸索,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出来。
所以,癌症没有被攻克≠现在的治疗对患者没有帮助,关键在于,究竟是哪一种较为恰当、稳妥的方案,能够制约住疾病的发展。那么,在抗癌的这场持久占中,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树立信心,相信病情能控制,能恢复,同时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谨遵医嘱,配合医生,主动抗癌,从而帮助自身获得更好的疗效。
撰稿:小含
审核:日昇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病历研讨 | 黑色素瘤患者,应用“三联平衡”理论施治可行性?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