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从14年到这会儿都10年了,我感觉现在身体都可好,在家里还种着7亩果树呢!”尽管眼下王师傅说得轻松,可是小细胞肺癌在当年可是让他吃尽了苦头。
咳血确诊小细胞肺癌
那是2014年,在一次交电费的途中,王师傅突感嗓子发痒,下意识的“呃呃呃”清了下喉咙,没想到意外咳出了血。“怎么会出血?我也没什么不舒服呀?”第二天揣揣不安的他去了医院报道,做了个全身检查。
想起确诊时的场景,王师傅至今都觉得突然。“小细胞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癌症我清楚。这对我的打击特别大,头当时就懵了,觉得没希望了。” 在县人民医院就诊,查过胸部CT后显示:右肺占位。医生怀疑“肺癌”,建议到上级医院确诊。于是2014年8月22日,又转到省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后,确诊了“小细胞肺癌”。
王师傅记得,主任说:“小细胞型不适合手术,只能放化疗。” 于是他就去化疗了6次,那时候真的痛苦,一星期一次,每次都感觉身体非常虚弱,省人民医院做化疗是在负一楼,别看才一层的楼梯,可就是上不去。“第二天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的,怎么形容呢?别人喊我,脑子里只有一点儿意识,身体一丁点儿反应没有。”

省医仓主任说,“试试中药”
本来要做第7次化疗,可实在受不住了,又转到了放疗科放疗一个月。“省医放疗的主任,姓仓。他是中医出身。”王师傅说:“在放疗的时候,仓主任就说,你反应这么大,去吃中药吧,或许有好处。”在他的推荐下,王师傅去了中医院吃中药,有效,但还是经常感冒,咳嗽,身体比较弱。他就想换一家,于是找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10年来,一直健康
2015年2月4日就诊,初来时王师傅也不知道“好不好”,遇到一位新密的病友就打听,人家说“吃过一年了,还可以”,这才取了药回去。谁知大概半个月后,王师傅就感觉不一样了,感冒少了,能吃饭了,上楼也有劲儿。因为这个,他才给孩子说可以继续吃。后面连续吃了2年没间断,3个月一复查,大概又1年后在家能下地干活了,还种了7亩果树。
2019年11月4日,王师傅复诊时说:“现在在家是什么活都能干,种了六七亩桃树,除草、打理我都能做。还有三、四亩麦田,我也兼着管。一点事都没有。完全恢复到了没生病前的状态”
(2019年11月4日,王师傅到希福医院复诊)
往后2020年11月26日再复诊,王师傅讲:“连检查的大夫都夸他,‘你这控制的真不错’。”后续2021年、2022年均正常复诊,病情保持稳定。

从14年到现在已经10年多了,2024年4月22日这回再到医院复诊,也是近2年没见袁院长了,目前身体康健,但是肺上还是有多个小结节。不过据王师傅讲,是2015年化疗时便有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较前相仿。问题不大。
本来医院邀请参加“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是想来的,但是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儿子天天工作也不能总请假,可能去不了,但是也感谢袁院长的好意。
(2024年4月22日,王师傅到希福医院复诊)
癌症并非不可战胜
临床40余年,袁希福院长通过大量案例发现肿瘤并非不可战胜。很多人都是“判死刑”了,自己不放弃,然后才有了很好的结果。
就像20、30年代时,患结核病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然而随着链霉素的发现,结核病就不可怕了。现在癌症也是同样的,早些年发现确实没办法,可随着各种治疗手段、药物的不断改进和发现,现在一部分患者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使是没有机会手术,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患者,只要不放弃治疗的希望,部分患者也是会出现奇迹的。”王师傅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因此,袁希福院长在坐诊时常说:“我们不能单纯以检查数据给患者判死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部分出问题不要紧,只要自身元气充盛,再大再重都能抗住。”实际治疗过程也是这样,许多晚期重症患者若能扶正元气,预后通常都会变好,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肺癌术后复发,来到这里如今12年了!
陈正军老师, 肺鳞癌 ,12年前在西安唐都医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然后病情依旧难缠,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期间发现:
我要咨询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