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陈正军老师,肺鳞癌,12年前在西安唐都医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然后病情依旧难缠,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期间发现:淋巴结转移。为了进一步治疗,他开始接受中药治疗。没想到,这一选择竟成为他康复的关键——病情逐渐稳定,并持续健康至今,到2025年11月他带来了最新的检查报告,又一次到找袁希福老中医复诊巩固,“就有个囊肿,其它一切都好”。

肺癌术后,淋巴转移
2013年9月,河南三门峡的公安干警陈正军,像往常一样执行公务。忙碌间隙,他半开玩笑地对医生说:“给我也透视一下吧?”谁也没想到,这句无心之言竟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透视结果显示,他的右肺上叶出现阴影,医生当即建议尽快做CT进一步检查。
彼时的陈正军,满心想的都是手头的工作,并未将这份“异常”放在心上。直到10月,他才抽空前往煤矿集团总医院做详细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如同一记重锤砸向他:右肺上叶占位,恶性可能性高。这让他不得不直面问题,陈正军迅速调整心态,去到了距离三门峡较近的西安求医。2013年10月16日,在西安唐都医院,他接受了右肺上叶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右肺鳞癌。

术后他返回老家,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化疗疗程。可是,病魔的肆虐远超想象。2014年6月24日,复查PET-CT时,坏消息传来:淋巴结转移。陈正军立马警惕起来,先后咨询了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武警医院等多家大医院,得到的答案却惊人地一致——无法手术,建议继续放化疗。
但此前的放化疗早已让他身心俱疲,呕吐、乏力、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缠身,他对放化疗的效果也逐渐产生怀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无助。
结缘中医,稳住危局
就在陈正军濒临绝望之际,一次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等待的间隙,他无意间看到了袁希福院长的宣传栏。绝望中的他燃起了一丝希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2014年7月11日初诊,陈正军开始服用袁希福院长开具的中药。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变化便悄然发生:他的身体状态逐渐稳定,之前因放化疗下降的体重开始回升,精神头也好了不少。2024年12月26日,在当地医院复查CT时,结果显示病灶较前稳定,坚定了他坚持中医治疗的决心。
此后,陈正军严格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2015年4月10日的复查报告再次传来好消息:纵膈淋巴结也较前稳定。到2024年11月,陈正军参加“龙年中国行”活动,与袁希福院长相聚南阳,病情稳定,容光焕发。

如今,陈正军已经成功走过了12年抗癌路,肺上的病灶没有出现恶化,与之前相比基本相仿。2025年11月13日复诊时,陈正军带来了三门峡中心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近况稳定,一切都好。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肺癌术后复发,来到这里如今12年了!
陈正军老师, 肺鳞癌 ,12年前在西安唐都医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然后病情依旧难缠,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期间发现:
我要咨询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