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直到去放化疗才知道转移了,那几年压力非常大,不敢说话,不敢见人”,谁知道见到袁希福院长后,中药吃着吃着5年过去了,如今两个孩子都成家了,心愿一了,心情也跟着放开了,现在复查一年比一年好,尤其今年2月份检查:右肺仅剩残余纤维化灶。真是不错!
(2024年5月27日,张女士到杭州参会)
肺腺癌来袭,还是晚期
据张女士说:“当时是右胸疼,想着去查乳腺,没查出问题,最终做了个PET-CT确诊的肺癌”。
那是2019年6月份,疼痛持续了一二十天,在县医院做了彩超,又拍了胸片,可什么也没查出来。医生就让再试试CT,那会儿说是两个小时出结果,可在回去路上,还没到家,就被医院打电话说“情况不太好”。这话一出,张女士立马又去了蚌埠一附院做PET-CT,那场景张女士至今记忆深刻,“往那一看一层全是‘癌症’,当时我就想回家了,治都不想治了”。
好在家里人不愿意,好说歹说,她才开始手术。2019年7月17日切除,术后活检显示:“双侧胸水,右肺上叶、中叶及胸壁多发小结节”,考虑胸膜播散转移。定义IV a期,晚期。可这个结果,张女士并不知道,她是直到放化疗后才慢慢了解的。

放化疗后,痛苦异常
家属曾到上海中山医院咨询过,专家让试试靶向药,但主管大夫认为“单靶向可能控制不住,就交代靶向+化疗”。可化疗就做了1次,张女士就受不住了,她形容“难受死了,看到什么都不想吃,看到什么都想吐,闻到味都不行。”身体虚弱,没力气,还被告知“转移了”,心理压力非常大。按她的话说:“那时候什么人都不想见,也不敢见,不想给别人说生病了。”
好在,她突然想起母亲曾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过中药,胆管癌,情况还不错,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了,就和弟弟一起去了郑州求诊。
求助中医,一晃稳定5年
2019年7月26日初诊,那时候张女士还在吃靶向药,一天腹泻能拉10来次,去了两次郑州,就感觉好些了,还能旅游了,去了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大概从10月份好转后,一直吃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天天喝着中药,一天3次,她说:“开始觉得吃药苦得很,心里想着当成茶水喝吧,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今54岁了,每天上午好得很,下午会有点累,就喜欢躺着,一趟也就舒服了。一开始那两年,想得多,吃靶向药时浑身过敏,红疹,换成国产的靶向药后,反应小些。现在生活根本不受影响了,天天都能跳广场舞”。
说到这里,张女士不仅感谢了袁希福院长,还夸起了老公,说把她照顾得可好,“家里都是老公做饭,说油烟对肺上不好,不让我闻那味”,老公开的公司,她就负责在家带孙子。这趟在杭州,让袁希福院长看了CT后,听院长说:“情况很好,右肺上只残余纤维化灶,以后可以减量巩固了”,她的心情更加好了。
(2024年5月27日,张女士在杭州站现场)
(张女士留言感谢袁希福院长)
四期肺癌又何妨?
从张女士这番“生死劫难”中,不难看出:哪怕确诊即“晚期”,IV a期,也不是毫无办法。她能逐渐好转,正是因为没有放弃希望,家庭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坚持治疗才赢得了康复的机会。或许,我们不能保证每位患者都如她这般,但种种实例都在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治疗,依然有活着的希望。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怎么才能让癌症病人活得久、活得好?
患者,乳腺癌,2014年确诊的时候,她就过来先吃的中药,吃了一段时间,复查CT像小枣一样大了,后来又吃一段成了一个瘢痕
我要咨询
脑瘤患者 “可以工作了,注意别劳累、别生气”
十月的最后一周,昼夜温差拉大,清晨的街道比往常清冷些许。可一到希福医院门口,景象却截然不同候诊的人们早已排起长
我要咨询
癌症患者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放化疗?
袁院长,西医建议做化疗,您看我们适合做吗 ?这类问题屡见不鲜。对此,袁希福老中医的回答,往往围绕两个核心因素:
我要咨询
「霜降」气温骤降,肿瘤病人如何养生?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不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人们也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故防秋寒、防秋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