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马阿姨,卵巢癌,吃中药已经6年了,这期间2020年6月复查时发现“转移到肠上的病灶长大了”,家属说是:“觉得药苦,中间服药时间不连贯,治疗中断时间较长”,后续经过中药治疗后,2024年时病情又稳定住了,如今正在巩固中。
与之相对,另一位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病情一直较为稳定,身体状态也还算不错。然而,令人揪心的是,每次复查时,总有一项肿瘤标志物的数值持续偏高,丝毫不见下降的趋势。这让患者的内心逐渐焦虑起来,眼见着自己身体状况尚可,便毅然去尝试靶向药,希望能借此将那顽固的指标降下来。可谁也未曾料到,事与愿违,指标不仅没有如他所愿地降低,使得他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迅速垮了下来,甚至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生命垂危。
袁院长认为:“肿瘤治疗,切不可被指标牵着鼻子走”
这两位患者经历是具有借鉴意义的,这正是大多数病人抗癌的真实情况。很多病人都想着“稳定了”,就是无病无症,安安心心什么事也没有,会一直活着。可事实上大多数病人都是磕磕碰碰的,或许肿块时大时小,或许指标高高低低,更有甚至期间复发转移,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波折总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指标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癌症这一棘手的疾病本身,既然已经身患癌症成为病人,就不应该对指标过于苛求。倘若身体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不错的状态,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那么相较于许多其他癌症患者而言,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所以,袁希福老中医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病人:“切不可被指标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更为关键的应当是竭尽全力维持良好的生存质量,以及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而绝不能为了单纯地降低指标而滥用各种治疗手段,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得不偿失。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贵州到郑州,1500多公里,只为见上一面救她命的大夫!
2025年11月1日,赵阿姨特意从1500公里外的贵州赶过来,到了希福医院就去见张主任 ,一把拉着主任的手,非常开心。老太太说
我要咨询
「立冬」顺应季节规律,起居有常,饮食养生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 ,此后三个月,草木凋零,自然万物生机闭藏,此季节也正是所谓养脏的好时机。所谓不治已病治来病
我要咨询
IV期,低分化,医生说:“生存期只有1年”,该怎么办?
大多数病人都是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加上医生一说: IV期,低分化,病重 。家属瞬间就慌了,再一句 生存期只有1年,完全
我要咨询
“吃了中药,化疗、放疗还做不做了?”
患者, 食管癌 ,去年8月份开始,总是莫名感到进食不顺,到医院检查后,确诊食管鳞癌。在医院建议下实施化疗, 1期后觉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