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刘某,左肺小细胞癌,来自山东。就诊前曾化疗过6次,放疗28次,针对脑部曾预防性放疗10次。2020年8月开始在袁希福老中医吃中药,如今已5年,近况稳定,但因2020年就出现股骨头坏死,多年拄拐行动不便,曾被邀请参加“第六届抗癌明星活动”,但考虑到出行,未能参加。直到近期动了股骨头手术,行走尚可。但术后出现脑梗,扭头会头晕,日常也会有些发昏。近期过来复诊调方。
肿瘤标志物偏高怎么办?
问诊时,家属说:“有一项肿瘤标志物偏高?”袁希福老中医让患者先别急,1.先看是不是特异性的,像AFP指标就是肝癌、肝病这一类,结合疾病,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病的问题”。但也有些标志物非特异性,像癌胚抗癌CEA指标,肠癌、肺癌能查,乳腺癌也能查,一些其它也会影响数值变化,它是广谱性的指标,指标升高并不一定说明病情出现了问题。
2.要对比之前的数值变化,逐步升高,陡然升高,情况不一样,像肝癌病人AFP几千到上万,猛地增高,那就是肝部病情变化了。如果是逐步升高,可能是个讯号,可以细看是哪块有问题。但也不能执意为了降指标,去做损伤性的治疗,因为原则上“病好了,指标也会正常”,但实际治疗“病难好”,指标一般也降不下来。如果一旦过度治疗了,反而影响病情。
不必过度看重指标
肿瘤指标和肿块大小一样,被许多患者当作了“晴雨表”,高了惊恐不已,低了、正常了开心愉悦。
但在袁希福老中医看来,“指标偏高,确实存在问题,但是问题有多大,危及生命?出现症状?”说不出来,但是我们过往接诊的病人中,却有许多因“强行降指标,影响病情”的案例。2018年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3年中药治疗,病情基本保持稳定,70多岁,大小便正常,生活能自理。早前,袁老中医到其家中走访时,老人说:“当初被病折磨得差点都想上吊了”,但就是这么一位好转的患者。后期因为肿瘤指标偏高,去参加药物试验,结果指标没降下来,身体被副作用整垮了。后期,尽管中药又维持大半年,最终还是不幸过世,让人可惜。
期指标异常,是存在的问题,但它不是立即影响到病情。如果当下焦急万分,方寸大乱,带来的危害是难以相信的。针对这种问题,袁希福老中医认为:降指标,难。如果一味陷入到“指标”误区中,病情怕是也会被耽误。所以,有时候不妨换个思路。我们可以调理身体,要知道当病人元气盛,身体棒时,哪怕出了问题,也能配合治疗去解决。
而且身体好了,许多患者反馈指标也降下来了。来自南京的胃癌患者,吴某,反馈癌胚抗原从1万多,到9000多,再到130,最低时59.1。药物上也没有专门去降低指标,但是病人症状好转,有精气神后,指标也能降低。可见,肿瘤指标与身体状态也有关联性,保护身体对指标降低有帮助。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病历研讨 | 黑色素瘤患者,应用“三联平衡”理论施治可行性?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