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于医生好!这几张照片是我(朱玉林)专程从广西南宁市驱车250公里去广西武宣县看望您的第一代症患者101岁梁米贵老奶奶,94岁时因患食道吃您中药后如今依然健在。
我今年64岁,也是您的广西肝癌患者朱玉林,两代患者精神焕发合影!请您转发给袁希福院长!谢谢你们:“大医圣贤济苍生,国粹妙手施善德”!
2019年2月份开始,梁奶奶突然开始进食不畅,当时家属未予重视。到3月份又突发高烧不退,对症治疗后,发现左侧颈部肿块。进一步住院检查后,查出“食道病变”,穿刺活检“食道低分化癌”,伴左侧淋巴结转移。
由于老人年龄过大,西医无法治疗,短短两月后,病情逐步加重:精神差,发高烧,15天都未解大便,体重仅有60斤左右……
当时医院让放弃治疗,家属不愿,于是2019年4月1日到郑州求诊袁希福院长,服药1个多月后,饮食逐步好转,之前只能喝点米粥,现在能吃面条、米饭了。继续坚持治疗,老人精神逐步好转,饮食进一步恢复。2025年初,老人101岁了,家属发来了近况视频,老人精神好,能吃一大碗面条,爱吃零食,状态不错。
近期,广西另一位肝癌患者,驱车250公里去探望老人家,看到其近况安好,抗癌信心大增,并与其合影留念。

2025.8 朱老师探望百岁老人梁奶奶
袁希福院长认为:“得了癌症不可怕,精神垮了才可怕”。
那些生存期超过 5 年、10 年以上的老患者,背后往往有着相似的家庭支撑:要么是家庭关系和睦美满,成员间互敬互爱、母慈子孝,能为患者营造安稳舒心的休养环境;要么家中有一位 “主心骨” ,能在治疗关键阶段坚定立场、力排众议,始终给予患者全力支持,成为其对抗疾病的精神支柱。
信心,是抗癌的基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紧密相连,而中医理论中也早有 “神旺色旺” 的说法 —— 当人在精神上获得充足支撑,拥有强烈的求生意志时,不仅身心状态会更显昂扬,还能为身体免疫系统带来积极反馈,进而帮助提升自身抗癌能力。所以,甚至有 “若精神不垮,即便晚期也有一线生机” 的观点。
因此,我们也是希望众多抗癌康复的案例,能够被广大患者熟知,从中获取抗癌的信心,积极治疗,早日战胜癌魔。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病历研讨 | 黑色素瘤患者,应用“三联平衡”理论施治可行性?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