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近日,一位食管鳞癌患者家属与袁希福老中医对话如下:
“前一阵子不还说红光满面的吗?怎么突然不舒服了,最近生气了?”家属赶紧答道:“三、四天前是生气了,之前一直都好,面色红润。这次不舒服是不是和生气有关呢?” “有关,这种事情还是很多的。之前有一位患者在我这吃中药,效果不错,症状有缓解。家里儿媳一看婆婆恢复挺好,让帮忙照看下孩子。婆婆觉得家人不体谅她,我这刚好,身体还很虚弱,怎么能看孩子。为这生了一次气。后来,孩子大了办满月酒,让婆婆帮忙,婆婆不愿意,这又生了一次大气。生了两次气以后,她病情反复了。”
“所以,癌症这个病一定不能生气,要把情绪控制住,开开心心地。在临床上有统计,生存期长、疗效好的病人,往往都是心态乐观的人。”
心理健康与肿瘤有关,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公元160年左右,希腊医生Galen就观察到抑郁的妇女较性格开朗者更易得乳腺癌。
之后的多项研究也曾陆续关注到癌症患者心理健康这一块。国外曾有期刊发表过一篇关于乐观情绪与癌症生存期的文章。这个研究在美国进行,包含了七万例女性人群,针对乐观这一因素进行了量化。在长达八年的研究中,分析这七万女性的死亡因素和乐观程度有没有关系,死亡因素包括:癌症、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根据人们量化后的乐观程度分成四组。结果发现,乐观女性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最乐观的女性比不乐观的女性降低死亡风险将近30%。
这些研究都在告诉我们,情绪确实可以影响到治疗,乐观的心态往往可以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那么,肿瘤患者如何保持乐观心态
从医数十载,见过无数肿瘤患者的袁希福老中医,也是深刻感受到抗癌信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他甚至不止一次地告诫来诊患者:“切莫信心不足成遗恨”。可在劝慰大家的同时,袁希福老中医也发现,如何获得乐观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对肿瘤患者而言确实很难。
他指出:一个人罹患癌症,容易生成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害怕周围的人议论我、嫌弃我、瞧不起我” 、“害怕癌症痛苦的折磨” 、“害怕与家人分离” 、等等。患者的心理会变得异常脆弱,极容易陷于消极、低沉、不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再加上癌症难治,一些症状难以短期内改善,久而久之,患者自觉看不到希望,慢慢就开始抗拒治疗,不愿配合吃药。
那么,如何调节心理成为了目前的难题,根据袁希福老中医的经验,下面总结了三方面的建议。
其一,肿瘤患者要学会自己自修,要多与人聊天、沟通、交流,把心中的苦闷说出来,减轻思想负担。这中间的问题就在于,常人在安慰癌症患者时,可以说的头头是道,“让别人放宽心,这都不是事”。可这样说对患者而言,效果有时不会太好。患者会觉得“你和我不一样,你当然可以这么说”。故,家属不妨试试让肿瘤患者参加,社会上的抗癌互助会、癌症病友会等公益机构,与病友交流、倾诉,往往效果不错,有助于排解情绪。
其二,环境也与心理有关,曾有一位患者来诊,她说“在肿瘤医院,看到男男女女齐刷刷的光头,心理异常的压抑,都不想治了。”针对这块,袁希福老中医曾提出“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场所是家庭,而非医院。”指出创造温馨、舒服、安静、熟悉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的光线充足、环境干净卫生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改善患者在住院时承受的心理压力,增加心理治疗的效果。
其三,患者家属也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不知大家听说过“踢猫效应”没有,“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家属们面对癌症患者时,要明白坏情绪是会传染的,要设法自我调适,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出忧虑、悲戚的情绪,要尽量乐观,来坚定患者的信心。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2024年7月,患者被查出患有肺腺癌,还不到2个月,病情就出现了进展,开始化疗后效果不佳,之后又先后更换了两次化疗药物
我要咨询在门诊上,几乎每位癌症患者家属在确定治疗方案后,都会提出一个共同的疑问: 袁院长,服药期间有什么需要特别忌口的
我要咨询张师傅,直肠癌,2024年11月份因大小便困难在第四人民医院确诊,后转院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做造瘘术,并在 术后化疗4次 。自
我要咨询高阿姨说:我是 晚期 ,子宫间质肉瘤转移到双肺上,新疆肿瘤医院给我说 只能活3个月 ,我说想吃中药了,主任说你吃那个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