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袁希福老中医治疗癌症那么多年,总结经验时提到:“选择治疗一定要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治疗策略。 ”就好像化疗,有的人2~3个疗程什么反应没有,而有的人却一次化疗也扛不住。
比如:以前有位患者,王师傅,2014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进食哽咽感,就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贲门部低分化腺癌。后转到北京301医院手术,肿瘤大小为6×5×0.7cm,癌组织侵犯神经,见脉管内癌栓。
本来到这里一切都挺顺利,可是术后配合了1个疗程化疗,患者突感不适,剧烈呕吐,不能进食,对症治疗好转一些后家人给办理出院回家休养。可是两个月后,又突发急性胆囊炎,急忙送医住院后,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昏迷。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很久才好转过来。
临床上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袁希福老中医经常反复告诫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的病期,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同的身体状况,治疗策略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耐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但有的人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就好像100斤的麻袋,有的工人扛着就走,而有的人一下就被压得喘不过气。各人体质不同,不能一味去套用一些所谓的“常规治疗”。
应该谨慎选择,该终止时就果断的终止。一般而言,年轻患者基础功能强,肿瘤增殖快,化疗可以“打狠一些”,但老年患者往往“不禁打”。所以选择治疗一定要 “量体裁衣”,随机而变。
肿瘤治疗讲究“合理”,不犯错就能少走弯路
其实癌症并不可怕,早些年时候得了癌症确实就好像被判了”死刑“一样。可随着各种治疗手段、药物的不断改进和发现,现在一部分患者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为什么大家还是谈癌色变,癌症的生存率一直居高不下呢?袁希福老中医在实践中发现,好多人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自己思维上存在误区,走了弯路。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家属一门心思只想手术或放化疗,哪怕苦口婆心给他们说“不适合切”,也不行,这样就陷入误区了。一定要明白治疗手段不能脱离病情来单论“好坏”,手段只是工具,就好像螺丝刀,你不拿来拧螺丝,非要拿来敲钉子,那肯定不行,工具没用对。
手术在癌症早期,可以斩草除根,效果相当直观。可一旦癌细胞扩散、转移到了晚期,那肿瘤就好像大树一样,根部早已蔓延在各个器官,你把树砍了也没用,下面的根还能再长出新的。所以,治疗手段有时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合适”。
要学会分辨这些”不合理“,避免”过度治疗“、”不当治疗“这样一来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抗癌的成功率。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患者, 胃贲门癌 ,2024年12月因进食不畅发现异常,在肿瘤医院确诊,后到北京手术+化疗。然而4个月后2025年4月复查发现,
我要咨询我是不是过度治疗了呀,院长 ?来自青海的刘女士在诊室里迷茫的问道。 2016年,刘女士在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了卵巢癌
我要咨询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这些年我每天最少5公里,是从不间断的 !诊室里,宋师傅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眼前这位面色
我要咨询患者, 子宫肉瘤 ,2023年12月确诊,随后手术并配合化疗6期,复查肺部结节增大,考虑转移,晚期。当地医院建议免疫、靶向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