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得知亲属患癌后,为了减少病人精神上的刺激,家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封锁消息,生怕病人知道。身患癌症并不是一件能让人坦然接受的事情,要不要把病情告诉本人,家人也总是难以抉择。
”

袁院长有一位病人,胰腺癌,2020年7月19日第一次来诊,情绪较差,几乎不见与人交谈。陪同的家人说,“曾经手术开过腹,但根本没办法切掉病灶,就又给关上了。”多发转移,病情相当严重,家属担心病人接受不了,并未告诉实情,只是骗她说吃中药调理下身体。
转眼间10个月过去了,2021年5月26日,当再次来院时,患者一如既往的情绪低迷,面无表情,双手托腮。原来家人还是没有告诉病人实情,患者总是在抵触治疗,病历显示:1月份开的20付中药,病人一星期仅吃一付,时至今日还没有吃完.....
料想若继续隐瞒,恐怕会贻误治疗,袁院长提出还是让病人了解一点为好,下面是院长与患者的对话:
“ 医生,其实我知道 ”
袁:“你的病情很重,你有感觉吗?”
病人:“有一点。”
袁:“开始不给你说,是怕你心理负担重。可现在不能瞒你了,你总不当回事,不积极治疗。”“ 说了怕压力大,不说又不当回事。这也很矛盾。这么说吧,你的病哪怕是在国外,短了4个月可能人就走了。”
(一番沉默后......)
袁:“去年7月到现在吃药有10个月了,从结果上看,你的效果还是可以的,说明中药有效。所以,你更该珍惜。一定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积极配合治疗。”
接着袁院长详细询问病人的近况,并告诉她药方调整的方向,解释一些注意事项,再三叮嘱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出门时,病人脸上多了些许表情变化,眼神似乎也坚定了不少。
若心理素质好,还是告诉为宜!
袁希福老中医说:“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错、生存期长的患者,大多都是知道真实病情的。在治疗中,中药的疗效至多发挥50%的作用,剩下50%则来源于患者及家属。”“治癌如同打仗,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让患者知道敌情,有时候患者则不一定会配合治疗。”“许多时候,患者其实是有一些自觉的,无缘无故做那么多检查,那么多治疗,他们大多已经觉察到了问题,有的可能已经知道是癌症,不过具体多严重并不知道。”
其实,中医理论中曾提出过癌症与七情内伤有关。而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点,报告显示:男性会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因为男性从小便被教育承担家庭责任,这些无形压力让男性得不到适当的缓解。久而久之,会比女性更容易“克制感情”。
袁希福老中医经常强调:“癌症患者要更好康复,需要唤起家庭成员对癌症患者的关爱与心理支持。”而在他解答癌症患者家属询问“是否要将真实病情告知患者?”时,也正是基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病情告知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患者知道后的情绪变化。
大多数实践告诉我们,若是患者知道实情,家属说出鼓励、支持的话往往可以师出有名,有利于心理辅助工作。而且鼓励过程中,若能再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性,达到家庭、患者、医生三者通力合作,自然也就能更好的实现康复目标。
不过万事无绝对,有些病友确实心理承受能力差,告知实情确实会加重负担,甚至会丧失抗癌信心。
因此,袁希福老中医给出的建议,正确理解是:如果患者心理可以承受,尽量是让患者知道病情比较好。至于话如何说,不能一次性直接告知,可以先说的模糊一些,透露部分信息,让患者有所觉察,等他有些心理准备后,再借机说出实情。而如果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可以先不告诉他实情,等治疗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再定夺是否告知。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希福速看 | 中秋开诊,袁院长放弃休假,他们迎来了曙光
2025年10月6日,周一,中秋 清晨4点,天还未亮,医院门口已有人静静守候。 听说您今天开诊,刚好方便,我心想怎么也不能
我要咨询
化疗5天后,休克了,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吗?
患者, 恶性胸膜间皮瘤 ,伴有胸疼和血性胸水,就诊山东齐鲁医院让化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让中西医结合
我要咨询
“精气神好,哪怕肿块大到5cm,也不显得多严重”
患者, 膀胱癌 ,年初出现尿血症状,到医院检查后确诊,随后行膀胱癌电切术。本来准备做灌注,但是出现尿路感染未行,
我要咨询
服中药情况挺好,是否应该停用其它药物,单吃中药?
患者, 舌鳞癌 ,早前做过化疗+靶向,症状反复,从2025年5月份开始吃中药,近期放疗后出现溃疡,吃不下饭, 已经签字自愿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