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袁希福创办 专注中医抗癌
2025年7月21日问诊时,来自山西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愁眉苦脸,担心病情变化,自诉:“3个月,肿瘤长大1mm”。针对此,袁希福老中医作出了解释:
1. 国际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是两个,“WHO”标准,是四周内,介于病灶直径缩小50%,增大25%之间,即为“稳定”。“RECIST”标准,是缩小30%,增大20%之间,即“稳定”。无论哪个,3个月增加1mm,速度是非常慢的,也都符合标准之内,说明是“稳定状态”。
2. 测量存在误差,肿块是一个不规则形状,测量位置不同,直径也不同,那么结果就不一样,误差几毫米是正常的。
不要过于担心,当初来的时候就属于晚期,现在不要看肿瘤缩小多少,要看精气神状态,能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身体好,就能活。经过如此开导后,患者也是如释重负,表示:“最近就是比之前好多了,主要是担心,这一听院长说明情况了,就没什么了。”
肿瘤治疗,不必过分关注大小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恶性肿瘤本质上是一种全身性病变。人们如果只盯着那处可见的肿块,便简单认为癌症=肿块,这种认知其实存在偏差。
一旦陷入这样的认知误区,治疗方向就可能走向偏激 —— 为了消除肿瘤、缩小肿块,很容易陷入治疗滥用的境地。这里所说的 “滥用”,并非指治疗次数的多少,而是指治疗程度超过了身体的承受极限,形成过度治疗。如果消瘤的代价是身体遭受严重损伤,这样的治疗反而得不偿失。
如今,不少肿瘤医生都在倡导 “与癌共存” 的理念,其意义正在于对过去 “全力消瘤” 的治疗思路进行转变。不必对肿块抱有过度的恐惧,当无法强求彻底消除它时,就要学会“共存”。只有在治疗肿瘤与维护身体机能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实现病情长期稳定。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经验分享
前日,一位开封肺结节患者上来就说: 结节长大了 。袁希福老中医告诉他: 1. 两个CT片子之间,就和相片一样是无法对比的
我要咨询2025年7月21日问诊时,来自山西的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 愁眉苦脸,担心病情变化,自诉: 3个月,肿瘤长大1mm 。针对此,袁希福
我要咨询患者, 宫颈癌IIIc期 ,2023年3月初诊时,路都不能走,被老伴搀扶坐轮椅前来就医,不能吃、不能喝。吃药3天后就能吃饭了,
我要咨询患者, 胃窦腺癌 ,2025.3.25因胃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被怀疑恶性并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低分化腺癌(含印戒细胞癌)。查有
我要咨询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