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郑文全,胆囊癌,自2012年确诊以来,经历了手术与射频消融的短暂稳定后,出现肝转移,他未曾放弃,转而求助袁希福院长选择中药治疗。令人惊喜的是,服用100付中药后,肝转移病灶竟奇迹般消失,一年后就正常上班了。时光荏苒,13年后的今天,2025年2月20日郑老师到希福医院复诊,如今身体依旧保持健康,工厂的活还干着,家里还种了3亩地。
(2025年2月20日,郑老师到医院复诊)
胆囊癌,积极手术却复发了
2012年3月,郑老师正在村中忙着盖新房,突然感到眼前一阵头昏眼花。当时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不舒服了,就去医院看看吧!经过初步检查,判断为高血压。然而服用降压药后,症状并未得到缓解。于是就去了禹州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在医院的3天里,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彩超、CT和增强CT,最终确诊郑老师患的是胆囊癌。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郑老师一时难以接受,他说:“当时拍了片子医生说看不到胆囊,又做了增强,结果说是癌症,直接一头懵。”
听到这个消息,女儿立刻从外地赶回,领着就去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3日郑老师接受了手术。但是术后的复查却带来了新的打击——术后5个月,郑老师的肝脏上出现了转移灶。
面对肝转移的情况,医生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郑老师的老伴回忆说:“先做了两次射频,当时我在窗户这偷偷瞅,医生直接插到肝上,老受罪了。”射频消融的过程痛苦且艰难,郑老师经历了高烧和反复治疗,但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在第三次射频消融后,肝上的转移灶再次出现,郑老师的老伴心疼地说:“不做了。”

求助中医,100付药肝转移消失了?
绝望之际,郑老师在住院期间偶然看到了一本肿瘤防治手册,上面提到袁希福院长中医治癌的事迹。于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们赶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2012年11月29日,一早五点多就去挂号求诊。让郑老师感到惊喜的是,服用了袁希福院长开具的中药后,他的腹胀症状明显减轻。他说:“吃了,我就感觉舒服了。”于是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医生自己没钱要出院,但一出院又立刻去希福医院拿了20付药。就这样,郑老师坚持天天吃中药,一吃就是一年半。
到了2013年7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郑老师的肝脏体积、形态、实质均恢复正常,肝转移病灶消失了。那一刻,郑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原本在假发厂工作,得知康复消息后,厂里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他自信地说:“明就能上班”。
(2017年4月,郑老师到希福医院复诊)
在2019年12月份,袁希福院长到许昌走访,就去到郑老师家中探望。当时他在假发厂担任监工,同时还不忘照顾家里,做家务、照看孙子,生活一切如常。
(2019年12月7日,郑老师带袁院长参观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老师的病情一直保持稳定。2020年12月3日和2023年3月的复诊都显示他的病情没有复发。在去年,2024年4月份,郑老师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并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现在,郑老师在家里种着三四亩地,在假发厂继续工作,盯着定型工序。虽然他说自己“不太会说话”,但他的现场表现出的乐观精神,却提振着每一位病友的信心。
而今又是一年,2025年2月20日照例郑老师来找袁希福院长春季巩固,状态依旧,情况良好,令人高兴。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来了,只要看到袁院长就放心了
2025年11月24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刚走进医院楼道,就听见两位病友正热切地交谈。一位语气轻快,边说边比划: 我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患者 食管癌 ,今年2月份经胃镜确诊,随即手术,从3月份开始配合化疗4周期,结果到2025年9月复查显示:脑转移。继续化疗
我要咨询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病历研讨 | 黑色素瘤患者,应用“三联平衡”理论施治可行性?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