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非遗中医 专攻肿瘤

“我是不是过度治疗了呀,院长?”来自青海的刘女士在诊室里迷茫的问道。
2016年,刘女士在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了卵巢癌,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刘女士和家人几乎没有犹豫,迅速做出了手术决定,希望能借此将癌细胞彻底清除。成功切除病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以为噩梦已经结束,可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漫长抗癌之路的开端。
在接下来的8年多时间里,她累计接受了 50 多次化疗。每次化疗,恶心、呕吐、脱发、浑身无力等副作用如影随形,如同无形的敌人,一点点蚕食着她的健康与希望。一旁的陪诊的家属也心疼的说道:“我妹妹很坚强的,我们也想着只要坚持化疗就能好一点,结果这身体越来越差,23年的时候,癌细胞还转移了。”
时间拨回到2019年,刘女士和家人听闻袁希福院长在中医抗癌方面的独到见解,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们跨越千里,从青海来到郑州。“当年在青海就听说您看的好,特意来找您。给开了30付中药,我妹妹吃着效果特别不错。”家属满脸懊悔,“可青海离郑州实在太远,而且当时我妹妹状态也还可以,就没有继续再吃了。” 这个决定,成了她们心中难以言说的遗憾。
2023年,癌细胞卷土重来。这一次,她们尝试了新的治疗方法,服用两种靶向药,还前往北京广安门医院开方抓药。尽管身体情况有所好转,但PET-CT检查结果却令人绝望——癌细胞已经多发转移。在北京医生的推荐下,刘女士又奔赴四川肿瘤医院进行手术。
2025年1月,第二次手术在四川肿瘤医院进行。然而,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刘女士却在病床上煎熬。手术刀口迟迟无法愈合,发热、呕吐接踵而至,短短时间内瘦了10多斤。更可怕的是,长时间高强度的治疗,让她的肝、肺、肠胃等多个器官都遭受重创,如同千疮百孔的船,在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这时,刘女士的家人又一次想到了袁希福院长。
2025年4月份,再次见到袁院长时,刘女士满心感慨:“还是走了些弯路啊。”随后,家属急切地向院长请教下一步治疗方案,是否还要继续化疗?“我听说院长您也是支持中西医治疗的。”
院长思考片刻后说道:“是支持,你2019年来的时候要是坚持吃了,中西医就已经结合了,可你没走下去,一化疗就把中药停了,这就吃亏了,现在身体就垮了。”眼下,什么化疗都停一停,专门调身体,如果身体可以了,还想化疗继续试试也行。
抗癌之路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荆棘与岔路的。刘女士的经历,或许能给正在与病魔抗争的你一些启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究竟如何发挥最大功效?过度治疗又会带来哪些隐患?或许我们早该思考:对抗癌症,是否应该有比"赶尽杀绝"更智慧的策略?


你还在烦恼这些吗
一键通话点击咨询
袁希福院长
明确了癌症治疗目标会少走弯路
袁希福院长
你知道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并非死于肿瘤吗
袁希福院长
这个能左右治疗效果的因素你晓得吗
袁希福院长
做了移植手术能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吗经验分享
化疗是越多越好?到底做多少次合适?
患者, 已经化疗11次,状态不大如前 ,且肿瘤仍在不断发展。辗转求医来找到我们。 和家属沟通过后,袁希福老中医也是委
我要咨询
病历研讨 | 黑色素瘤患者,应用“三联平衡”理论施治可行性?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生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我们推出【病
我要咨询
希福速看 | “那边治疗不太行”,我们想吃中药,能行吗?
2025年11月17日,周一,袁希福院长坐诊日 十一月的郑州,天已经很冷了,但即便寒风凛冽,依然无法阻挡大家求医问诊的决心
我要咨询
得了癌症,医生说“适合手术”,做不做呢?
患者,壶腹癌,刚刚确诊,正在住院,医院那边说是适合手术,但家属考虑老人年纪大,也拿不定主意,想着先放支架,让病
我要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审号:(豫)中医广【2025】郑第 03-03-059号